广场舞看多了头会晕,除非自己上去跳一跳。这样可以转移一下注意力,调节一下情绪,不至于紧盯着烦恼不放,越来越感到烦恼。
说撤就撤,看多了不好,然后通过清代石桥。在石桥桥头,是一个铁皮报刊亭,里面摆着各式各样的报刊杂志,其中,还有一些农历本,这就奇怪了,现在有谁还看老黄历了?
就是有人买,老板才会摆出来。市场上需求这个,就要满足不同个体的不同的需要。季柯南不看老黄历,手机上都有,何必要给自己添麻烦呢?身上带的东西越少越好,不是越多越好。如果带的东西多了,就会被这些没用的东西迷惑,从而影响自己要做什么事,影响作出明智的决定,成为负担的东西,往往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其他的杂志,有季柯南喜欢看的,也有一些畅销书出售。这里的文化氛围比较浓厚。一些大山里的大学,应该很能出人才,有担当有抱负,有理想的人,因为在大山深处,出门不易,更别说上网到网吧打游戏或者在家用电脑打游戏。
优秀的大学在深山或者在交通不便的地方,那么,绝对能培养国家级的优秀人才。这个要看志向和个人努力程度。
可惜,现在的大学都建在大城市,房价也高,老师睁开两眼,就操心房子还贷问题,哪里有时间做学问?学生也是,在大城市,出了校门,就发现孩子可以玩的东西太多了。
简直防不胜防。现在的手机游戏还有其他形式的游戏,都要夺取孩子的时间。另外,孩子的自制力,也需要加强。
夺取孩子的时间等于慢性杀人,孩子的未来就这样毁于一旦。这个不是个别现象,是普遍现象。需要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目标。
小小的报刊亭里的精神食粮比较丰富,市民茶余饭后,出来走走的时候,就可以在报刊亭前面驻足欣赏。只是欣赏,回到家里,就没有读书的氛围,只有报刊亭和书店,能让人想起来家里有一个读书沙龙是多么好的事。
季柯南心想,如果在县城搞一个读书沙龙,引进山外的资源,将图书送进大山,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是多么美好的事。但是,这个念头一闪即过,想到以前向机构提出改革的建议书,结果石沉大海,没了消息,让季柯南很是寒心。
季柯南的想法很多,提出的建议得不到回应,就渐渐冷了心肠,看到项目中的需要,也只是笑笑,没有提出,单位不鼓励新创意,只喜欢溜须拍马的,这样项目的路越走越窄。季柯南从那以后,再也不写啥方案或者建议书了。如果遇到开会,需要写计划书,就纸上谈兵,做一个应景之作应付应付就过去了。
从积极到消极,从乐观到悲观,这个过程,不是季柯南造成的,是机构的奖惩机制造成的。刘小姐很聪明,可以屈服于冯菲菲那肥妞,她本可以靠着自己的翅膀就能飞翔,偏偏背负着冯菲菲这个肥妞负重前行,冯菲菲其实是巨婴,是填不满喂不饱的,冯菲菲的胃口超级大,大到无法想象或者超出人的想象。
看到报刊亭,季柯南想到许多,因为他爱读书,对读书的设施和项目格外重视些,但是,想法只是想法,说出来无人喝彩,只好作罢。看看身边的两个人,一开始也有锋芒,也有亮点,有好主意,好想法,现在他们已经失去了光芒,也是抱着混的思想在项目点工作,受村民尊重,拿点工资,收点村民送的土鸡蛋、土鸡、腊肉啥的,至少不用自己掏腰包买,就是买,也买不到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