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熟记于心(1 / 2)

唐赟 晋城 2246 字 2020-07-16

“楚王,您吃点吧!”

“皇祖父罚我今晚不准吃饭,孙儿自当遵从!”

赵公公自己都不知道劝了多少次,李宽愣是滴水不进,这倒是让他着实为难。虽然李渊将李宽交给自己管教,可他都没明白其中意思,自然不敢怠慢,奈何李宽唯命是从,只要是李渊说的话他都听话照做。

李渊离开后又让王公公传话,说是惩罚他今晚不准吃东西,而且还得待在政和殿反思。李宽自然遵从,等到彻底平复心情后,他便独自来到仁政殿反省,真的滴水不进。

赵公公不忍心,偷偷地藏了两个馒头留给李宽,无论怎么劝说都没用,最后实在没辙只能放弃,他自己也没吃任何东西,实在是今天收到的刺激太大,没什么胃口。

“赵公公,皇祖父让您老教我什么是规矩,这到底是什么意思?”李宽对于今天白天的事情感到羞愧,自己险些命丧蛇口,又差点连累赵公公,他心里着实过意不去,让他十分在意的还是祖父说的那番话。

赵公公摇摇头“我也猜不透!”

“那您如何看待‘规矩’?”李宽闲来无事便与赵公公聊了起来,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这才恍然大悟明白祖父为何让赵公公管教自己,实则别有深意。

“此词可拆分为‘规’与‘矩’。”赵公公不假思索的回道,“据《礼记·经解》记载曰‘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圜。’《楚辞·九辩》又曰‘何时俗之工巧兮?灭规榘而改凿!’《抱朴子·辞义》曰‘乾坤方圆,非规矩之功。’”

李宽傻眼了,赵公公信口拈来的话让他刮目相看,平日里羸弱的赵公公居然是深藏不露的大学者,引经据典不带思考的,张口便说道“此乃字面意思,也可说是礼仪与法度。”

赵公公又是引经据典,提到了《史记·礼书》中记载的一句话“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诱进以仁义,束缚以刑罚。”这让李宽不得不瞠目结舌,他算是真正见识什么才是出口成章,惊呼一声“赵公公,您老大才啊!”

赵公公谦虚的笑了笑“不敢当,老奴只是读过几年书,这些不值一提,若与国子博士孔颖达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

“赵老,您太谦虚了!”

李宽大声称赞,这是拍马屁没错,‘千穿万穿,马屁不穿’绝对是至理名言,而且他是真心实意的钦佩赵公公的学时,虽然那个国子博士孔颖达没见过,在他看来赵公公也不遑多让,自问自己绝对做不到出口便是引经据典,一字不漏。

赵公公面不改色的一笑置之,他早已过了年少轻狂的年纪,曾经的名与利也在岁月中被磨平,如今早已锻炼成面色如常,平常心对待,这些年在李渊身边见识到太多的文人大家,自己这点浅显的知识在他人面前也是班门弄斧。

“赵老,您说祖父是不是让您教我读书啊!”李宽不确定的话像是一根木棍,将赵公公敲醒,一语惊醒梦中人,他才想起自己最擅长的不就是这些吗?如果太上皇的意思是这个,那么赵公公自诩还是有东西可以教的,换做是其它的真的无能为力。

突然,赵公公猛地站起来,吓了李宽一跳,只见赵公公快速的在仁政殿内四处寻找着什么似的,李宽犹豫了片刻也站起身陪着一起找,他也不知道找什么就这么跟在后面四处瞧瞧看看。

“对了,就是这个!”赵公公像是找到了似的,大喜过望的说道“原来太上皇是这个意思,老奴终于懂了!”

李宽顺着赵公公目光所及的地方,在仁政殿的南北角有一处书画屏风与四周的布置相得益彰,若非细看发现不了差别,那屏风山镌刻着精美山水图案几乎都被它吸引目光,哪里还会注意到在屏风之后的情况。

从屏风中间的缝隙根本看不清,只得移动其中一块才能见到内景。李宽顿时目瞪口呆,只见里面摆放着一个矮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