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二章 终章(下)【四更完结】(3 / 4)

唐赟 晋城 4772 字 6个月前

由李熹继任为新一任大唐皇帝,李宽任摄政王代为管理朝政事宜,而他自封太上皇过着颐养天年的悠哉日子。

事到如今,李世民早已想开了,手中的权力攥得越紧流失的越快,还不如干干脆脆的任性一次。李宽得知此事以后,气得差点没暴走,年仅六岁的李熹被推上皇位,史称‘高宗’,又称‘武宗’,年号‘天授’,因李熹以孙继位故而以此为年号。

自此以后,李宽不得不肩负起大唐国家事宜,而他也亲自教导李熹如何做一位好皇帝,就像当年高祖皇帝教他一样。直到十年以后,十六岁的李熹亲政,李宽才退了下来。

此时的大唐在李宽执政期间,国力远超贞观年间的大唐,而李宽第一时间便是大肆发展农商事宜,使得商贾地位大大提高;又推行一系列律令,规范了上至百官下至百姓的日常犯罪行为;高句丽、百济新罗在十年里相继被大唐王朝吞并,使得版图再次扩张。

“吾不及也!”

遵守当年约定的李恪一直留守在燕然都护府,之后更是喜欢这里的生活,就算是有诏令回京也不愿意回去,对于十年来的大唐变化,李恪是由衷佩服,至于李泰、李治、李愔等人同样如此想法,他们不得不承认李宽施行下来的政令对大唐的影响颇大。

至于大唐与突厥等其他少数部族关系,李宽并未完全解决,按照他的意思是给李熹挑战,要是什么都被他做了,李熹做个皇帝也就是安于守成之君,故而对于突厥的情况李宽知之甚详却又视而不见,就连曾经跟随自己的部将中出现逆反之人同样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任其发展。

还有世家大族对大唐的影响极大,这个问题李宽同样留给李熹处理。

在李熹亲政的次日,毫无反应的杨恭道终于清醒过来,李世民也从皇位退下来厚着脸皮直接住在大安宫中,就像是孝顺父亲那样孝顺杨恭道,当他清醒以后没有任何的怨恨,虽然不能言语可他意识还是有的,也知道李世民照顾自己。

紧接着李世民将李宽的事情说了一遍,也向他忏悔,李宽得知外公醒来兴高采烈得带着妻女等人前去看望,杨恭道老怀安慰的仰天大笑,随后也撒手人寰。

随着时间的推移,房玄龄、杜如晦、魏徵等老臣早已不在人世,在李宽的发掘之下新一批的大臣接手,使得这些旧臣离世对朝堂中的影响极小,也未出现青黄不接的时候。

至于同岁的李暾更是出人意料的放弃亲王爵位,全身心的投入到经商活动中,加上李宽留给他的底子,使得李暾短时间内成为大唐首富,以财力而言绝对能与哥哥平起平坐,李暾还接手李宽早年成立的‘鬼幽’组织,马嘉运当年所预测的两人同为帝王应验了,只不过是李熹是光明正大的大唐皇帝,李暾则是隐藏于黑暗中的帝王。

并且,兄弟两人一起长大,又是同胞兄弟,两人协力统治下的大唐日渐繁荣,至于三子则是成为纨绔子弟,就算是李宽说话都没用,只能武珝批评,最小的女儿成为真正的掌上明珠,谁都不敢惹,哪怕是无法无天的李腍除了母亲外,最怕的就是这个妹妹,惹哭了她绝对被揍得不成人样,尤其是李宽下手最狠毫不留情。

天授十一年,大唐王朝再次发生震惊朝野的事情,摄政王李宽及王妃两人不知所踪。即便是李熹、李暾联手寻找都找不到,仅仅在大安宫留有一封信:“我与你娘亲走了,勿念!”

李熹等兄妹四人哭笑不得,最难过的当然是李世民,到目前为止李宽自始至终都未曾开口称呼他一声:“父皇!”甚至两人见面的次数都屈指可数,反倒是武珝时常探望,即便如此李世民心里仍然空荡荡的,随后不久便郁郁而终,葬在昭陵之中。

“他都死了,你还不肯原谅吗?”

“为什么要原谅?”李宽淡然一笑道,“从一开始我就不是他的儿子,所以也没什么原谅不原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