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东欧战争(2 / 2)

备都明显优于俄罗斯军队,即使只有两万军进入波兰,也让东欧联军节节败退。

由于德意志与东欧是防御同盟,所以德意志和普鲁士边境只是战备状态,双方暂时保持着只在东欧境内作战的默契。

现在摆在德意志联邦面前两条路,第一,继续输送武器装备、派遣志愿军,第二,正式参战。

对此,德意志联邦议会争论不休。

洪堡与谢绾也产生了一些意见分歧。洪堡认为该立即参战,至少派遣四万军队协助东欧联军,而谢绾则担心招来普鲁士对德意志的全面战争,主张应该保守一些。

经过几轮辩论,汉诺威及巴伐利亚主战的意见占了上风,德意志正式参战,由巴伐利亚王储马克西米连担任总司令,莱茵陆军中将毛奇担任参谋长,向东欧出兵五万。

随着德意志军进入东欧,战局开始好转,东欧联军守住了华沙,双方再一次进入僵持状态。此时参战俄军达到了十五万,普军两万,东欧联军十二万,德意志军五万,可以说整个中东欧军事力量都陷在了华沙地区。

而德意志和普鲁士漫长的边境上还保持着诡秘的安宁。正是因为这样,让谢绾总感到不太对劲,普鲁士这也太守规矩了吧。

谢绾站在地图面前久久凝视,路德维希到底在等什么呢?

此时李斯特匆匆忙忙走了进来,

“阁下,出事了。”

谢绾看了一眼满头大汗的李斯特,接过他手中的文件。

整个十九世纪初,民族独立是一根主轴,但还存在另一根主轴,那就是国内革命。这是个充满矛盾的时代,异族统治者和本民族大贵族的矛盾,大贵族和小贵族的矛盾,贵族和资本家的矛盾,社会上层和农民的矛盾。

谢绾和洪堡的东欧自由联盟,发动的全部都是社会上层中的民族主义者,以本民族军事贵族和大贵族为主,这当然是谢绾他们搅乱俄罗斯控制中的东欧最有效的途径,但也埋下了另一个隐患这些大贵族本身也与社会中下层有着激烈的矛盾。

在民族独立运动开始后,底层农民的生活不仅没有改善,反而由于战备日益恶化,到战争爆发后,农民的处境更是异常艰难,比起以前被异族统治远远不如,而现在双方进入战略僵持,对社会资源消耗巨大,农民彻底进入了食不果腹、流离失所的状态。

农民们本来对所谓民族独立就没什么兴趣,更别说支持莫名其妙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的战争。于是农民们举起粪叉和镰刀,开始反抗贵族和市民的统治,波兰、匈牙利、巴尔干诸国相继爆发农民起义。

谢绾看着这个消息,脱口而出说了一句,

“不好,前线要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