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不厌诈(5)(3 / 4)

灰色 situhan 4453 字 2020-09-15

的战士下葬呢,他亲自给牺牲的战士穿上了八路军军装,他不能让战士穿着老百姓的衣服去地下见战友,那是对牺牲同志的亵渎。

高伟平没有来得及去送别牺牲的战士,他在组织梅村和赵各庄的乡亲们向其他的村子转移,除了堡垒户和村子里的抗日骨干,其他人家不可以进入李庄。赵各庄的人原来是去了梅村,可这赵各庄连打了二次,那么附近的梅村也不能住了,继续向外围转移,反正七里八乡的村子不少,乡亲们只要有人组织,就看到希望。

只有侦缉队的那个眼线,货郎孙有田还战战兢兢的守在梅村,不是不让他走,是他自己不敢走,万一彭淦鑫过来查岗,他要是不在,那在县城里的家和女儿肯定会遭报复。为此,李久给他编了一套词,如果鬼子来了,按编好的剧本演。

其实,梅村最大的秘密就是地道,在李久看来,那是典型的地下工事,必须按照十年大计来修,不是一天两天能够修的完的,在没有修完之前,最好不要暴露那里。在李久看来,一旦梅村的地下工事修的差不多了,那么就可以成为一个捕狼的陷阱,一次一次的用来打鬼子。可是现在不行,现在必须要围绕着梅村的周边来吸引鬼子的注意力,让鬼子摸不清自己的基地是在哪里。

李久精心的打造梅村,看重的是这里的战略位置。梅村处在璋德县城与平汉铁路的中间,向东,越过平汉线就进入华北大平原,向南,沿着平汉线可进入豫中战略要地,别看小小的梅村,只要在这里建立起一个战场,那就相当于在鬼子联络平汉线的要道上插了一根牙签,可以说,璋德县的鬼子的这条生命运输线上将会永无宁日。没有了补给,没有了后勤运输,守在璋德县里的鬼子就成了瓮中之鳖。同时,联络平原上的根据地,往来的八路军干部,以及向往革命的仁人志士也将有一条比较安全和畅通的进山路线。能够把一个村子的战略地位提到这么高的指挥员,整个分区里也就是李久一个。现在还不显山不漏水的,可事后证明,;就的这个选点可谓是煞费苦心,意义深远。

正所谓有一正必有一反,李久看到了梅村的重要性,彭淦鑫也嗅到了某些味道,他不是军事指挥家,也不能提枪上战场,他没有李久那样的战略眼光。可是这个家伙天生有一种感觉。梅村在去年发生过大规模的战斗,血腥和马粪是逆风臭十里,这样的地方为什么在短短的几个月后就会有了人家呢?彭淦鑫不相信什么巧合,不相信什么佃农为了种地方便才回去这样的鬼话。中国人是讲究风水的,梅村死了那么多人,还会有人去那里定居?这也太不正常了吧?事有反常必有妖,彭淦鑫从一开始就觉得梅村有故事,倒是是什么故事,他不知道,可他能像个苍蝇一样的紧叮着那里,哪怕是被打击了,侦缉队几乎全军覆灭,他还是要干。

就在大岛准备派一个中队前去梅村的时候,货郎孙有田的又一份情报送了过来,彭淦鑫看了情报之后长叹了一声,“时也,命也,运也!”

彭淦鑫拿着情报去找细川,细川看了情报后瞪眼问他,“情报准确吗?”

“应该是准确的!我们在赵各庄撞上了八路不假,怪我平时对部下约束不严,他们也缺少训练。”彭淦鑫自认倒霉的说“我倒是觉得还是该去看看,起码也要显示皇军的军威,那里的麦子差不多快熟了,烧一部分威慑一下土八路是可以的。”

“吆西!就按照你说的办!”细川点点头。

原来,孙有田送来的情报说明了早上那乱七八糟枪声的原因。孙有田在情报上说,“侦缉队进入的时候,村里的确是平安无事,所以,领头的放了一枪,没想到,开枪后往枪套里插枪的时候掉到了地上,正好碰上了一块碎砖头,引起了走火,偏偏他们侦缉队最近配发的都是快慢机,于是就是一通乱射,把几个人都给打伤了,后来,听到枪声赶过来的土八路有十来个人,把侦缉队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