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4)(修改)(3 / 4)

灰色 situhan 4527 字 2020-09-15

太靠近根据地的璋德,这是摆在李久面前的一道难题,而此次的运粮给李久了一次契机。

自从有了电台以后,独立团的报务员算是忙到家了,人手不够?没关系,那个谢劲在身体训练达

标之后,基本上就是报务班的人了,他还培养了几个有点文化的战士一起搞。为什么报务班这么忙?难道有那么多电报要发?都不是,而是李久让他们监听鬼子的电报往来,从而了解鬼子那边的情况。

李久在多次袭击鬼子的司令部和指挥部的时候,每次都很留心鬼子的密码本,虽然鬼子的密码也有变化,可通过几次变化的比对,很容易就找到了破译的规律,有谢劲这样的高材生,李久不用那不是个“棒槌”?

说起日军的密码来,几乎可以说是整个二战期间最不保密的密码,日军的电报多次被中方和美方破译,而根本的原因还是密码本的丢失太多了。日本人本身在数学方面鲜有天才,在编制密码的时候又顾虑太多,如果大规模的更换密码,以当时日军的管理能力几乎是做不到的,这也是日军的电报屡屡泄密的原因之一。随着战争的发展,日军缺乏的不仅仅是能够上阵的士兵,更缺乏各个方面的人才。

战后,日本经济腾飞,许多科技公司大发展,使日本人很是得意了一阵子。可我们仔细的分析一下,日本的经济发展是建立在别国的痛苦和主人给的“狗粮”基础上的。战后,日本第一次的发展契机就是朝鲜战争,当时的美军为了降低战争成本,大量的辅助装备和装具等物质是在日本就近生产加工的。这极大的刺激了日本轻工业和电子工业的大发展,而这个机会给了日本不仅仅是三年的朝鲜战争,甚至一直延续到了1975年美军从南越撤离。而日本的重工业、电子工业和机械加工业起步也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后的事情,同样也是从美国那边获得了技术,在美国允许的背景下干起来的。可是当美国发现日本的实力超过想象后,立即对日本采取了措施,一个“广场协议”就把日本打回了原形。

说起来也是日本人那种“得志便猖狂”的秉性惹的麻烦,当日本的经济膨胀的高峰时,日本公司不仅在全世界购买了许多企业,还跑到美国去买了洛克菲勒中心,这也能让美国人忍,买就买了吧……可最后,小日本居然还把美国纽约曼哈顿的帝国大厦,并且扬言,“战争没有获得的东西我们用钱获得了”!山姆大叔能忍,山姆大婶不能忍了,于是,日本的经济被美国最大限度的“剪了羊毛”,近三十年经济停滞不前,海外市场萎缩,买下来的美国帝国大厦、洛克菲勒中心老老实实的又还给了美国,甘心情愿的向美国保证,一定当好小弟。

可是狗改不了吃屎,日本的国土属性决定了他们要重新找出路。在美国那边吃了亏,正好赶上东南亚这边发展,它想找补回来。于是,日本的洗衣机、电视机啥的充斥着东南亚

各国市场,电视里的广告不是“偷袭吧”(toshic),经济侵略一点也不弱于战争侵略,在这些领域里,我们一样打了一次漂亮的抗战,现在,这些东西已经被国货挤得连水都没有喝的。

李久从报务班那里得知了日军内部矛盾,这就为他设计如何调动鬼子了情报和机会,在安县境内桃村附近拦截车队,让鬼子陷入混乱中。

对拦截粮食车队李久不担心,对鬼子是不是出来增援李久也不担心,他可以断定,细川是肯定不会出兵的,他的兵太少。江口可能吗?可能性也不是很大,毕竟那不是他江口的任务,出兵要承担被八路再次打伏击的风险,只要没有军部命令,江口也是会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去对付。那么吉田武作会不会出兵?恐怕也未必,就是出兵,吉田武作也不是应江口或者细川的请求而出,最大可能是军部命令,也有可能吉田武作“立功心切”主动出击。那么吉田旅团的最大快速出击的能力是多少?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