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了避难所里,陈新在忙着将同位素温差电池小型化的同时,也在很认真的思考外骨骼防护服到底该怎么做的问题。
外骨骼的制造对于陈新来说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事实上即便是对于现在的炎国来说,制造一套外骨骼也不是什么难事。
在灾难之前,就已经有各种进入了实用阶段的外骨骼投入使用,不仅是军队里在用,甚至外卖快递小哥都已经有了实验性的外骨骼。
不过这种外骨骼属于无源外骨骼,简单来说就是没有动力源的负重支架,通过科学的人体工学设计,能够有效支撑重物,减少使用者的体力消耗,属于一种助力器械。
然而这种外骨骼显然不能满足陈新的要求,他也没有必要费力去开发这种东西,国家早有现成的东西可以用了。
陈新所想要开发的外骨骼应该被叫做机械外骨骼或者动力外骨骼,是一种由钢铁的框架构成并且可让人穿上的机器装置,这个装备可以提供额外能量来供四肢运动。
这种设备常见于各种科幻作品之中,诸如《星际争霸》里的五十块好兄弟的护甲、《钢铁侠》里的马克系列钢铁战衣、《明日边缘》里阿汤哥身上那套装备、《辐射》系列里丑萌丑萌的T系列、《光环》系列里斯巴达战士们的雷神之锤等等……
这些才是复合人们认知中的外骨骼设备,或者更干脆一点叫动力装甲。
其实严格来说,这二者从本质上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或者说外骨骼只是缺少更坚实防护的动力装甲,而动力装甲是防护更加面的外骨骼。
这种装备的概念在1960年就在联邦被提出,经过了多年的研究之后,关于外骨骼的各项相关技术以及研发思路都早已被探明,真正剩下的就是现代科技所无法解决的硬骨头了。
在这之中最关键的问题有两个,第一是人机交互模式该选用何种方式对外骨骼进行操控,第二便是外骨骼的动力来源。
人机交互的方式选择在外骨骼的开发中是一个谈不上让人困扰,但要解决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问题。
而动力来源就更是困扰外骨骼进入实用和推广阶段的拦路虎,可以说外骨骼研发上最大的困难之一就是动力来源问题。
为了解决动力问题,甚至有人提出来过,做成EVA那样拖根电缆的有线版动力外骨骼。
不过这些问题对于陈新来说其实都没有什么难度,拿几根钢管焊一个能动的架子,布置一下机械传动,再接一块电池,甚至都不需要液压助动,一套最原始的动力外骨骼就算做出来了,之后的工作完就可以交给系统,陈新只需要点升级就完事了。
但这却并不是陈新想要的,或者说这一次陈新需要考虑的问题和因素更多。
因为这套外骨骼防护服是设计为民用的,主要提供给建筑工人和需要离开避难所外出作业的人员,以为他们提供在严寒和恶劣环境下的保暖和防护,以及一定程度的助力增强。
所以这套外骨骼防护服,主要注重的是防护和保暖,对于助力增强并不需要太强,并且因为是要大规模生产和投入使用的,生产和维护的成本以及使用的便捷性是要放在第一位来考虑的。
陈新自己弄一套出来是很简单的事情,他可以不考虑成本只管堆生存点,哪怕最后堆出个Mark85那样的纳米装甲也不是什么问题,但这仅限于他自己使用或者小批量的提供给避难所里的人使用。
大规模生产外骨骼防护服可不是几套或者几十套事情,甚至不是几十万或者几百万的事情,国还有几亿人民,哪怕只是十分之一的人需要使用外骨骼防护服也是几千万套的数量,如果不考虑成本和维护的问题,哪怕是炎国这样的国家也无法负担如此巨大的开销。
这也是为什么陈新放弃了搞出身防护的动力装甲的想法的原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