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高校。
此刻沈林望着江城大学本部门口,心中感叹万千,兜兜转转,最终还是让他重生之后又学起了生物学。
抬头望着校门口,门柱上刻着“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中文校训。校区内,绿树葱葱,鸟语花香。几座十分古老又具有西方特色的青砖小楼坐落在人行路的两旁。
沈林拿出自己的录取通知书,走到门口,向一名教师模样的中年人问道“老师,我是今年的新生,麻烦问一下农林渔牧专业的到哪里报到?”
中年人接过录取通知书一看,说道“同学,你来错地方了。农林渔牧专业不在校本部报到。你们的学院是新办的,暂时借用的核工业部所属的医学学校,所以你要去乌鹊桥路上的那个校区。”
沈林点了点头,收起通知书,向中年人道了声谢谢。
“哎,同学别走,等会儿校门口会有汽车送你们去那个乌鹊桥路校区的。”
“谢谢老师。”
中年人摆摆手,转过身进了一座青砖小楼。哎,又一个被挖过来当试验品的孩子。
沈林在校门口等了一个多小时,才等到了送他们的汽车。
汽车前面玻璃上贴了一张白纸,上面写着‘农林渔牧’四个字,沈林上了车找到一个位置,坐了下来。
四周看了看,一个几十座的汽车居然连司机才5个人。
“哎,这位同学,你也是农林渔牧专业的吧!”突然高个子年轻人坐到沈林的旁边,自来熟地问道“我叫李晓亮,从鲁省来的。同学你呢?”
沈林看着问话的年轻人,浓眉大眼,长得也十分壮实,果然很符合鲁省人的形象,笑着说道“我叫沈林,阳城人。”
“阳城?哦,你是江东省本地的啊。听说学院这次招生,招了一小半你们江东省的学生啊。”
沈林有些好奇,这年头知道招生情况的人不是很多,问道“哦,你怎么知道的?”
“我来江城大学都几天了,什么都打听清楚了。招收我们的这个专业是新成立的,学院一共就两个班级,一共招了一百来号人,还是借用的人家的旧校区。”
李晓亮的声音大了点,引来了车上坐着的另外两同学的注意。
“同学,你这消息哪里听来的,不是瞎说的吧?”
李晓亮鼻子一哼,说道“我从来不瞎说,我跟你们说说我最近打听到的事。我们这个专业以前没有,课程什么的都是新的。
学院是带有实验性质建立起来的,如果搞的好,就以我们学院为样本,在其他高校也建立这个专业。”
沈林点点头道“我来之前也听说过的,我们这个专业暂时名为农林渔牧学院,以后会改名成为生物学院的。”
看着沈林和李晓亮十分确定的样子,其中一个人喊道“啊,这不公平啊。带有实验性质的学校还能要我们的钱?我家可是卖了4头大肥猪才凑齐的学费啊!”
另外一个人说道“你家还有这么多猪,资本家啊!我家才倒霉呢,卖了一头耕牛才有的学费。”
李晓亮看着二人‘卖惨’,淡定地说道“呵呵,二位同学。大伙都是一个学院的人了,你们还没自我介绍呢。”
“我叫汪铁山,湘省衡州人。你们呢?”这是那位家里养着一票猪的同学。
家里卖了耕牛的老兄说道“名城啊,我以前还听过你们那的抗日故事呢。我叫赵英俊,昆东人,家离江城不远。”
沈林和李晓亮也各自做了自我介绍。
几人聊着聊着便开始熟悉起来。
“沈同学,你怎么知道我们学院以后会改名的啊,你认识江城大学的人吗?”
沈林想起了上个月李寿民老校长说的话,解释道“我听我高中校长说的。据我推测我们这批同学应该是高考的时候生物成绩都不错,才被招进了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