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章 不同的困境(1 / 4)

旧纪元的东瀛武士一般都会携带一长一短两把刀,骑兵是一把较长的太刀和一把胁差,步战的武士则是一把较短的打刀和一把胁差,也有一些武士会选择再多带一把专门用来破甲的“铠通”。这是一种刃长在二十公分以下的短刀,刀脊较一般武士刀更厚,一般不做劈砍,而是用来贯穿铠甲上那些薄弱的地方。

但在实际战斗,无论是胁差还是铠通,都很少会有用到的时候。

(二刀流除外,宫本武藏发明的二天一流,右手持握太刀左手持握小太刀,但一般模仿他的武士没他这种本事,双刀就缩水成了打刀和胁差……另外,就算是剖腹,一般也不会用胁差和铠通,而是一种专门的短刀。至于很多影视作品里的东瀛军官直接用打刀或者胁差来剖腹,无非两个原因:一是制作组考证不足,二就是当年军队中很少会携带专用的剖腹短刀,所以用其他东西代替。)

胁差和铠通使用率低的原因很简单——凡是冷兵器,十有八九都必须遵循一条铁律: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

虽然短小精致的兵器在贴身搏斗和狭小空间内具有一定优势,本身也有着长兵器无法比拟的便携性和灵活性,但在绝大多数的战斗场合中,都是一定会被长兵器所压制住。

试想一下,自己手里的匕首还没够到对方的身体,而自己却已经处在了对方长剑的攻击范围之内,这种战斗谁的优势更大自然不言而喻。

古代的军队无论是骑兵还是步兵,主武器都必然会选择枪、矛、戈、钺、戟这类长杆兵器,就连朴刀这种冠之“刀”名的武器,其长度也在一百五十公分以上。

武器的长度,很多时候可以抹平双方之间实力的差距,甚至做到反超……而浅野昭手中这柄备用的胁差,刀刃长度堪堪只有尼诺合金战刀的一半。

至于双方的实力差距……如果说这个从浓雾中浮现的身影就是刚刚在幻觉里出现的那个袭击者的话,那对方的实力绝对不会在浅野昭之下。

即便先前的战斗只是幻觉,但那股杀意却不是假的,能够拥有这种杀意的人,战斗力绝对不会弱到哪里去。

那个模糊的人影突然擎起了刀,刀刃朝上,刀尖直指浅野昭的眉心。他原本平缓的步伐陡然加快,三步之后,更是直接向着浅野昭狂奔而来!

“噌”地一声,雪亮的胁差瞬间出鞘,浅野昭矮身俯冲而出,两人之间的距离转眼间就拉近到了不足三米!

就在对方挺刀向前刺出的时候,浅野昭的上半身却突然向后仰倒下去,将身体重心再度压低,从奔跑的姿势变成了贴地滑铲,与此同时,他将左手手中攥着的刀鞘用力地朝对方的门面砸了过去。

对面浅野昭的变招,对方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朝另一侧后退,躲闪或者用战刀挑开砸过来的刀鞘。

雾中的人形原本的持刀姿势是刀刃向上的挺刺,想要攻击到紧贴地面的浅野昭就必须翻转刀刃再向下挥砍,发力的方向会和原先的动作彻底相反,在完成变招之前他的面部就会被刀鞘给砸中。

刀鞘虽然脱手,但却被浅野昭的意念触须所紧紧包裹着,如果被其砸到脑袋,以破坏力,完全不亚于莫珏那支tac50反器材狙击枪顶着脑门开上一枪。

就算无法杀死对方,也足以让对方失去平衡或是出现短暂的迟滞,而这时候,拉近距离的浅野昭就可以用手中的胁差向对方的下三路发动攻击。

这种招数很阴险,但却十分有效。一名战士,无论是白刃战还是徒手搏斗,身体下盘都是最关键的地方,稳固身形、灵活移动、力量爆发……最主要依靠的就是腿部和核心处的肌肉群,要不然,古时代的时候习武之人也不会把扎马步当作入门的基本训练了。

真正以命相搏的时候,从来就没有什么堂堂正正可言……只要能杀死敌人,再阴险无耻的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