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未雨绸缪赵公子(2 / 3)

依陈怀秀看,她能真正解锁‘共效于飞’成就,还是占了天时地利人和的缘故,把她弄回江南或者京城,一样抓瞎。

说不定,连理公司还巴不得赵昊多睡几个像她这样的呢。

但有大明户口的就不一样了……她是真没尝过厉害,太小瞧那道铁幕了。

~~

从宜兰出发一天多后,东海岸上终于又出现了平原,但看上去比宜兰小太多。

赵昊知道,那是花莲。另一个时空中,花莲是汉人移民台湾,最后垦殖的一个地方。

它看上去好像不大,却是后世台湾面积最大的一个县,因为它长啊。

东西宽只有两到七里,南北却有三百六十里长的台东纵谷平原,后世就是由花莲和台东两县平分的。

而花莲和台东,这一南一北位于纵谷平原两端的两个小平原,与及其狭长的纵谷平原,恰好组成一个杠铃形状,而且是最小号的那种杠铃片。但这已经是东台湾除了宜兰之外,唯一能大规模移民的平地了。

赵昊告诉随行的弟子,之所以会有这种景象,是因为中央山脉以西属于亚欧大陆板块。而海岸山脉以东属于太平洋板块。这两个板块的交界面就是台东纵谷,这也是为何台湾乃至北面的琉球、日本地震高发的缘故……

“不过子道,你可别小瞧了这里,光这个纵谷平原的面积,就将近1000平方公里,在高山群集的东台湾,已经是很难得了。而且这种独特的地形,让谷中温暖湿润,十分适宜耕种。”

赵昊讲得很细,因为聆听他教诲的弟子,是隆庆五年的进士,新任凤山县知县吴中行、整个南台湾,都归他管辖。

吴中行听得很认真,但一路上看到台湾近似原始森林的景象,心里难免还是唏嘘,你说我好好一个庶吉士,怎么就流落到这种蛮荒之地当知县了呢?

其实何止是他,管北台湾的淡水知县赵永贤,也是庶吉士出身,而且成绩出类拔萃,散馆后授的是正七品编修。

不像他,只授了个从七品的翰林检讨,外放知县好歹升了半级。赵年兄平级外放,在外人看来,活脱脱就是一个大写的惨字。

按说,庶吉士散馆后,最不济也该去六科当给事中啊。他们却被外放为知县,还放的这么远,在外人看来简直就是贬斥!

但两人却甘之若饴,皆因为这是他们敬爱的赵老师决定的。

两人都不是官场新丁了,在京里坐馆三年,焉能不知道被人唤作‘小阁老’的老师,有多大的能量?老师想给他们安排个好位子,不过举手之劳。

台湾是师父打下来献给朝廷的,这两个县也是师父推动设立的。所谓万事开头难,可想而知首任知县的任务是何等光荣而艰巨?师父将重担交在他们两个肩上,绝对是信任和器重啊!

不怕领导加担子,就怕领导看不到啊!

而且他们的师祖,只比他们早一科的状元赵守正,也是从翰林院外放知县的。如今隆庆二年的进士,好些还在六七品上挣扎呢,人家已经是正四品少詹事,掌国子监事了。

活生生的榜样摆在那里,两人相信只要自己在台湾岛上好好干,肯定能走师祖的老路!

~~

其实他们内心戏稍微多了点……

赵昊表面上是积极响应岳父大人‘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号召,主动命弟子都到地方上去锻炼,不在京里混日子。

但其实,之所以把两人发配这么远,是因为三年后,他们跟他岳父疯狂对线,差点没把大明摄政给逼疯了。

在未来万历五年秋,岳父的父亲——荆州南霸天张文明猝死,继而引发了影响深远的夺情事件。打那之后,张相公愈发偏激独裁,但也让那些反对他的人,看到了他虚弱的一面……

引发的影响先不说,单说夺情风波中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