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要做到完全的表里如一,恐怕是不可能的。
但表里相分离,究竟又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这方面,方然就有清醒的认识,他明白这种表里分离的人,在现实世界里只是人群中的一小部分,甚至只是极少数。
寻常人的思维,言行,即便必定有隐瞒、私密的成分,却不可能掩饰的滴水不漏。
进而,通过观察其言行,借助简单明了的心理学、行为学原理,也不难推测出其内心的真实念头。
譬如eily,自己之所以觉得她单纯,并非因为这女孩是完全的表里如一。
百分百的所言即所想,这种状态,人类只有在幼年时期,大概在三、四岁前才会如此,研究表明,三岁甚至更小一点的幼儿,已经有能力区分“陈述”与“现实”,表达中甚至就会出现两者相背离的情形,通俗地讲就是“说谎”。
哪怕在出现这种情形时,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其还并不理解什么是说谎,下意识的行为,就会让幼儿出现表里分离的行为。
但凡正常的成年人,都有头脑,不会将所想和盘托出。
可是另一方面,为践行内心所想、追逐内心所欲,普通人的言行,却与内心的真实念头强烈相关。
至少对eily,作为旁观者的自己很清楚,这年轻的女孩,她对世界的认识是什么,对自身的认识又如何,她内心深处真正向往、追求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继而,也就能“投其所好”般的应对,将关系维持妥当。
晚餐后不多时,车队抵达休息站稍作休整,其间方然和eily下车走动片刻。
听到远处隐约传来的声音,似乎是武器在开火,听到解释后,女孩就有点紧张的四下张望,然后提议“还是回车上比较好”,方然倒显得挺从容
“没关系,那些爆炸声,距离我们至少有一、两公里,待在这里很安全。
其实在夏洛特,对、就是我们工作的地点不远处,也时常会有类似的情形发生,只不过在研发中心里,你一点都听不见罢了。”
“怎么会……
联邦、已变成这样了吗。”
那还用说吗,腕带提示时间快到,方然拉着eily的手回到车里,他继续忙代码的时候还在想,这女孩在匹兹堡,恐怕没见识过街头冲突和骚乱、暴动,一直到来夏洛特入职,这么说来,自己还算是拉了她一把。
短暂的感慨之后,继续在疾驰的皮卡后座上敲代码,前排的eily起初也在忙,过了一会儿,才忍不住询问男友
“路上也一直要加班,是任务太重吗?
我所在的部门可没这么忙,托马斯,你们最近都在研究些什么呢。”
其实也没什么,方然想了想,觉得没必要解释的太清楚,毕竟eily她想不到,自己这样做的动机,主要是在ib内网留下一段很寻常、不起眼的行为日志。
外出仍然在工作,而且,效率也不见得比在研发中心的工作室低多少,乍看起来,移动办公之类ho的新特性,会对it等产业的全职雇佣、集中劳动传统产生很大的冲击,然而多少年过去,后者却仍然是业界的主流做法。
怎样才算掌控劳动者,单凭薪水,对资本而言显然并不够。
像方然自己,还在金伯利中学就读时,为“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兼职,收入可观,负责的却始终是一些低级别的工作内容,但凡涉及核心项目、军方项目的东西,公司都绝不会交给ho人士、甚至兼职工作者去做。
且不说这次年会,在联邦境内的杰克逊维尔举办,托马斯安生才能带上eily前往。
如果地点在国境线外,那么,按ib内网的历史数据,首先托马斯这样年限、资历不够的人员多半没资格前往,即便有机会参与,公司也会心照不宣的按“不成文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