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〇章 迥异(1 / 2)

永不下车 阳电 1148 字 2个月前

峰值算力5zflos,每秒五十万亿亿次浮点运算,即便在今天,也是一个很惊人的数字。

作为对照,东北太平洋大区的“全产机”控制中枢,分布式网络的总算力也才120zflos,看起来很强,但却是一系列超级计算机、大型机与服务器阵列的算力之和,单节点的最大算力只有32zflos。

控制中枢与“强ai”,前者着眼于实用,讲求费效比,后者则是一个前瞻性的研究项目,追求性能更甚于效率。

如此强悍的超级计算机,可想而知,能源消耗也会很惊人,在废弃矿井的深处,一座核电站与一座地热电站,互为备份,向“盘古”源源不断的电力。

这一切,庞大而复杂的架构,站在中心计算机房的阿达民与斯蒂芬霍肯并无法亲见,只能借助行动敏捷的“替身”,穿过并非设计为供人类通过的巷道,逐一查看整个体系的若干细节,并摹想出方方面面。

参观,很简单的流程,若非两人都在遥控“替身”,甚至连这都是一桩无法完成的事。

人,在今天这样的时代,已经被完全逐出生产循环,丧失身为劳动者、继而丧失身为消费者的资格,这一点,在“盘古”所在地呈现的淋漓尽致。

庞大的“强人工智能三号机”,施工现场,见不到一个活人,完全是各司其职的机器人、智能化机械在默默工作,参观者听不到一声招呼、吆喝,耳边传来的,只有电机、液压杆与东西碰撞的轻微声响。

建造无需人力,这样一套体系的运行、维护,自然也无须人去操作。

所以,整座“盘古”系统内,并没有任何为人类准备的检修通道、检查口盖等设施。

为检修机器人出入而设置的巷道,“替身”倒可以通行,但照明与通过条件等一概欠奉,如果不是作为试验机,多少为阿达民留出了一些通路,根本没办法参观。

说真的,对“强人工智能”,乃至其他大型、超大型的现代产业成果,所谓“参观”本来就是一种陈旧的不合时宜,旧时代官僚与投资者热衷于参观,多半还是出于自身虚荣感的满足,阿达民本来就没这种需求。

身为阿达民,方然的时间十分宝贵,没空去近距离观察那些原理、构造与运行状态都很陌生的系统模块。

但像今天这样,反正要与斯蒂芬霍肯对话,倒也不妨一游。

“那么,这里就是‘盘古’的计算核心,算力5zflos……是吗,看起来挺寻常,只是规模令人印象深刻。”

“是的,霍肯教授,‘盘古’是集中式处理系统。”

穿过一条条通道,有时,还要借助“替身”的超强体能攀援而上,或者跳下几米的下一层管路,抵达中心机房后,阿达民与斯蒂芬霍肯的“替身”站在黑暗中,通过红外通道图象,观察眼前有如森林一般的计算机柜等结构。

“盘古”,尚未启用的强人工智能三号机,现在只在进行一些必要的模块测试。

尽管如此,在红外通道中,少数机柜的水冷模块还是很“亮”,显示这些机柜中的芯片正在全速执行指令。

计算核心,一个非正式的称呼,可以近似认为是“盘古”的大脑。

当然,方然知道“盘古”系统的总体架构,除计算核心外,规模宏大的存储阵列也可以归于“大脑”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有此前初号机与二号机所没有的,尚未做好准备的“物理观测”模块,暂时保密。

一旦挂载物理观测模块,原则上,强人工智能便可以突破算法、数据的束缚,从虚拟世界进入客观世界。

这一重大改变,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ne791研发组还没有给出确切的结论。

作为阿达民,方然自己当然也得想清楚,对专家言听计从显然不可取,当然,眼前的斯蒂芬霍肯之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