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时局(下)(1 / 3)

“若然放开,砰的一下,武朝、这个国家……就都没了。”

房间里,宁毅做了个“砰”的手势,李频皱起眉头“岂会如此?”

宁毅沉默了一会儿“李兄可有想过,儒家发展这数千年来,为何要一直重复商人逐利的说法吗?”

“圣人提倡德行,反对自私逐利行径,岂非理所当然么?”

“一部分是这样没错。”宁毅点点头,“可另一部分,在于商贾之学不利于统治,三个字不好管。一个人一辈子,你在山村之中种田,没什么,按照祖祖辈辈的方法去过,成亲、生子,死了葬在山里。可有一天你进了县城,看见那些花花绿绿的,又有一天你进了省城,看见更多让你反应不过来的东西,就好像你看见了那件衣服,你想要,你就去想办法……贪婪哪……

宁毅笑了笑“当然大部分情况下你会老老实实打工赚那买衣服的钱,可一旦你有了欲望,有空子你就总会去钻的。李兄,你觉得到底是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老实巴交的农民好管,还是一个心中已经有了欲望的人好管?我朝数千万子民,李兄,我朝的法治,真能管住的有多少?他们有多少人,其实就是这样安安分分过一辈子的?商业再往前发展一步,要多出多少欲望来?”

“这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系统。自诸子百家开始,便有法治与德治之辩,法治之说应该能占上风,可一直以来,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再慢慢过来,你就会发现一件事以前的法治,能管住多少人?呵……其实多数靠自觉,民风淳朴啊,小乡村里自己有一套规矩就成了,若将现在的江宁放去秦朝,李兄,你觉得,以那时的律法和手段,能太太平平管住这里多久?也许秦朝很严苛,可江宁……聪明人太多了,可钻的空子也太多了……”

“儒家是个很伟大的东西,数千年的发展,李兄,商人的好处,不是直到武朝才会有人发现的,若放开了商贾,那滚滚而来的利益,肯定也不是今天才有人知道。陶朱公的例子都摆在那里了。可为何千年以来,举世皆抑商,其深层理由,他们看见了后果。法治能力……跟不上。”

“我朝也是如此,。”宁毅点了点脑门,“世人越有欲望,行为越是难测,越受诱惑,越是逐利而往,有空子就钻。我朝不抑商,有其好处,可文官贪钱武官怕死,民众贫弱,官兵得过且过,焉知不是这甜头带来的些许后果?其实……至少也要占一部分原因吧。”

李频瞪了眼睛,在那儿愣着,此时就连“”这种词汇的意思都没什么心思去问了,只是能够听懂的部分,就足以让他震撼,过得好半晌他方才说道“立恒此言……可是指那商人逐利之学,才是我武朝积弱的罪魁祸首?”

“没有。”宁毅喝了口茶,“绝不是这样,这是一种发展,我朝底蕴有了,法治规条在商人发展过程中也在跟着发展,这本身是互相促进的过程,只能说,很多东西没能配合着跟上来,这就很麻烦,太复杂……要解决如今武朝的问题,再盯着商人、货币这些,希望国家介入经济,把什么岁入翻一番翻几番,国富民强然后解决所有问题,这个不可能。总不能在商业上尝到了甜头就死盯它一个,再发展下去,整个平衡只会更加倾斜,这太畸形了,迟早出事的……”

宁毅摇摇头,李频在那边想了好久“那么,立恒觉得若要寻其关窍,应当注重哪里呢?”

“若真要实干,我不知道,可若只当做玩笑,不负责任的话,呵……”宁毅笑笑,“何不从儒家入手呢?”

“儒家……立恒莫非是指如今的冗员冗生?”李频想想笑起来,“以往常与人聊,也有说过,我朝的问题根源,可能就在于这学子官员真是太多了,是个大问题,不过……此事若要解决,只怕比商事更难……”

“若我说……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呢?”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