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回 开始踢(12 / 14)

奥林匹克 陈虎a 25259 字 2020-03-18

布图,并沿着尼日尔河扩大自己的领土,通布图很快就成为桑海帝国的中心城市。十四世纪中叶后为马里和桑海王国著名城市及商业中心。公元13世纪,随着以尼日尔河为经济中心的马里帝国的崛起,廷巴克图日渐重要。由于它与杰姆之间发展的食盐、谷粮和黄金贸易,其商业影响远远超过了它的军事作用。它不仅接纳了许多从撒哈拉沙漠边界城镇逃出来的外国商人,而且吸引了众多学者。所有这些人为廷巴克图的发展及其包括贡达姆等邻近地区的确立作出了贡献。历史名城廷巴克图从公元14世纪中叶起,相继成为马里帝国和桑海帝国的重要都市,修建了防卫城墙和清真寺。此时的廷巴克图在曼丁哥帝国的统治下已成为重要的文化中心。城市结构的基本布局就在那个时候确定下来。在阿斯吉亚王朝(1493年至1591年)时期,是西非的文化和宗教中心,城市建设密集发展。世界各地的学者纷纷到这里讲学布道,那些能工巧匠更是在这里大显身手,使这座城市声威远震,与开罗、巴格达和大马士革齐名,是当时著名的学术研究地之一。这里的建筑是建筑风格和阿拉伯建筑风格的完美统一,其中最著名的建筑当属穆萨清真寺了。这个出名的建筑群在1325年创建,经过了几次扩建才形成的规模。这座清真寺由2座宣礼塔和3座内院共同组成,2座宣礼塔中较高的那座是市内最高的建筑。市区的另一座著名建筑是创建于14世纪的斯科尔清真寺。在寺中耸立着一座装饰精巧的宣礼塔。16世纪,教学者都在寺中那方形的祈祷大厅里深造、论道。公元16世纪末期,摩洛哥人侵占,城市遭到破坏,开始衰落。廷巴克图历史上是贸易和文化中心,是古代西非和北非骆驼商队的必经之地,也是文化向非洲传播的中心。它享有“苏丹的珍珠”、“神秘的通布图”、“荒漠中的女王”之美称,是马里历史上最悠久的一个古城。此外,它还以具有建筑风格的清真寺而闻名于世。通布图的清真寺以及圣地在其发展的鼎盛时期教在非洲的传播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6世纪由班迪亚拉基拉修复的廷巴克图三大清真寺是阿士基亚王朝末期廷巴克图作为首府达到黄金时代的见证。廷巴克图清真寺向世人解说了传统的建筑艺术。在马里这个国家境内找到一个不起眼的居民点通布图,又名廷巴克图。今天它只有几千居民,离西非大河尼日尔河北岸不远,出了城就是撒哈拉沙漠。但在历史上,廷巴克图却大大有名,它曾经是当地历史古国马里王国和桑海王国的主要城市,又是穿越撒哈拉的贸易重镇。至少在两百年前,西方人对这片土地几乎还一无所知的时候,它的大名就已如雷贯耳。于是,寻找廷巴克图,遂成为当时所有西方探险家深入西非的终极目标。正是对那里遍地黄金的幻想,鼓起了探险家们前赴后继虽九死而不悔的勇气。作为航海民族,西方人对陌生大陆的探险,一般总习惯于沿着大河展开。弄清大河的流向,寻找它的源头,然后就可以建立贸易据点,最终控制整个地区。在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廷巴克图是最早皈依教的城市,教在这里发展的鼎盛时期,城内的斯科尔高等学府,有研究《古兰经》以及法学、文学、历史和天文、地理等的学科。今天市内保存下来的最著名的古建筑是廷巴克图大清真寺,也称穆萨清真寺或康康清真寺,建于马里苏丹艾尔哈吉康康穆萨执政时期,由著名的建筑师阿布杜德吉于1325年到1330年设计督建,后来又几经重修扩建,成为一组庄严肃穆、宏伟壮观的建筑群。清真寺由三座内院和两座宣礼塔组成,其中一座宣礼塔为全市最高建筑。清真寺墙面呈深黄色,上面饰有各种图案和浮雕,并刻有许多经文。寺内东西向有8排立柱,南北向有25排立柱,立柱林立,殿堂宏伟,尖塔高耸,呈现出精湛的建筑艺术。市内的另一座名叫斯科尔的清真寺,建于公元14世纪末,也是一座著名的建筑。据说这座清真寺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