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没有朝廷诏令不得回京,同时还下令将秦王府里李世民的其他得力干将调离京城。
之前李世民有诸多谋士武将,如同猛虎添翼,现在皇帝和太子的这一番举动,就好比去掉他的左膀右臂一般。
才能和功勋已经到达天策上将之位的李世民,又怎么会甘心屈居于他人之下呢?哪怕这个人是他的亲哥哥。
一场更大的谋划正在酝酿之中。
这场谋划想来不必多说,正是那玄武门之变。
公元626年六月,正是天气最热的时候,傍晚时分天气仍然酷热难当,空气中一丝风都没有。
长安城中的一座府邸之前,连同大红灯笼都笼罩在神秘的沉静之中。门口的卫兵身板挺得笔直,如同雕塑一般,就连他们紧紧握住武器的手,在夏日的酷热里也好像没有多少热度,有的只是钢铁般的力量与冷峻。
两乘小轿的轿帘紧闭,像飞一般地来到府门前。卫兵刚要上前盘问,只见府里的管家已经小跑着来到门前“秦王请的道长来了没有,如果来了赶紧请他们进去,秦王正等得着急!”
他的话音刚落,只见府前的轿子轿帘一挑,两个道士模样的人分别从轿中走了出来,卫兵一见,连忙摆摆手,让管家带着两位道士进去了。
这两位道士正是房玄龄和杜如晦。
在此次进府之前,他们已经收到长孙无忌传达的秦王诏请,两个人经过一番考虑,最终还是以性命之忧拒绝了秦王的邀约。
此时秦王身边剩下的得力人手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尉迟敬德和长孙无忌。不过遇到事情,这两个人常常你一言我一语,始终不能让李世民拿定主意。李世民正是迫切需要心腹帮他决策的时候,偏偏自己最器重的两位谋士却迟迟不能前来。
秦王思量再三,最终无奈地拔下自己的佩刀递给尉迟敬德“你再去请他们,如果他们还是不来,杀!”
见到尉迟敬德后,房杜二人才确定了秦王此次的决心,于是装扮成道士模样来到秦王府。
两个人在秦王府刚刚坐定,从另一道府门进来的尉迟敬德也赶到了。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这些秦王的重要幕僚此时又重新聚集在一起,尉迟敬德和长孙无忌更清楚当前的局势,于是由长孙无忌率先把情况讲述了一遍。
当前他们面临的局势就是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意图在为李世民饯行时动手,彻底除掉他们的心腹大患。
尉迟敬德直人快语,听长孙无忌讲完这些之后,就把太子李建成如何派人给他送重礼、想要拉拢他的事说了一遍。
“现在已经到了这个程度,咱们如果不先发制人,恐怕会遭了别人的毒手!”尉迟恭的语气极为迫切,他之前和齐王多有龃龉,如果李世民遭人毒手,他势必也不能逃脱。
长孙无忌支持尉迟敬德,可是最重要的人物李世民却不置可否,他只是把问询的目光看向了房玄龄和杜如晦。
这个时候站出来的还是房玄龄和杜如晦。
越是到紧急的事情上,房玄龄却偏偏越稳重。此刻他紧锁双眉,过了许久才缓缓开口,声音仍然是以往的不慌不忙,慢条斯理。
像以往一样,房玄龄把李世民对兄弟情分的顾虑、率先采取行动将会产生的后果,以及如果不采取行动将面临的局面、秦王将面临的命运、将会受波及的秦王府幕僚等形势分析了个透彻,无一遗漏。
李世民、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等人听得连连点头。但是,一直说到最后,房玄龄仍然没有说出到底采用什么具体解决办法。
李世民深知房玄龄在这种场合下的特点,于是把目光投向杜如晦。
他一直最为倚重的“房谋杜断”,在房玄龄充分分析形势、多种解决方案之后,最后做出决断、一锤定音的常常是杜如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