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谦刚才在亭子里的演唱,从《晚风》开始,四首歌,系统里的计数器,就给他增加了五十点练习次数!
四首歌五十点?
是的,10+10+10+20,最后一首歌唱完之后,练习次数一下子增加了二十点。
虽然后面因为烟花表演开始,杨谦没能继续唱下去了,但他已经抓住了练习次数的暴涨,或者说翻倍暴击的规矩!
这跟他之前猜测的要登台唱歌没什么关系,因为在亭子里的即兴演唱,并不算是一次严谨的舞台表演。
但它暴涨的练习次数,确实是跟规模有关系,准确的说,是跟观众的规模有关。
杨谦记得,在亭子里,一开始他唱《又见炊烟》,围观的只有在座的这些粉丝,可能也掺杂着几个路人观众,但人数是不多的。
后面唱《往事只能回味》,聚过来的路人观众开始多起来,但那时候练习次数还没有暴涨。
出现变化是在于他唱《晚风》的时候,但这跟他唱没唱新歌是没有关系的,因为后面他再唱《又见炊烟》,练习次数照样暴涨,而且还一下子加了二十点。
杨谦粗略地估算了一下,增加十次的时候,周围围观的观众在一百多人左右,而增加二十次的时候,听他唱歌的人已经超过了两百!
也就是说,之前没出现暴涨,只是因为他的观众没超过一百。超过一百之后,暴涨的次数就是观众的人数除以十,取整。
这样的算法极有可能是正确的,因为杨谦可以拿他在毕业典礼上的演唱,以及今晚早些时候在舞台上演唱的数据作为比较。
当初在毕业典礼上,现场的观众有他们学院的应届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还有能够入场观看的部分家长、负责维持秩序的学弟学妹,以及学校的老师、辅导员、现场工作人员等等。
加起来肯定超过了一千人,所以根据系统的算法,他唱完歌之后,一百点练习次数就出现在了他的系统里——只不过那时候的杨谦以为这是任务完成系统给予的奖励而已。
杨谦没有当晚的准确数据,不知道系统的取整算法是取十位数的整数,还是只取首位数字的整数——比如十位数的练习次数增加就取到十位数,百位数的练习次数增加就取到百位数。
还有今晚的大舞台表演,杨谦记得孙国基导演说过现场会有数万人围观(没有宣传的十万人那么夸张),但如果是数万人,那自己的练习次数暴涨应该是几千而不是只有一千。
难道它的暴涨还是有上限的?
还有网上看直播的观众似乎没有被计算在内,看视频或者在网上听自己的歌都不算?
系统是希望自己多唱现场?多开演唱会?
诸多谜题和猜测,还需要更多的表演,更多的控制变量测试来去验证。
但对于现在的杨谦来说,想要继续获得像今晚这样大型的演唱机会并不容易。
毕竟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歌手想要开演唱会是几乎不可能的,就算你公司有钱把场地给谈下来,也没有那么多粉丝愿意买账啊!
戴羽妮提及的音乐节,还极有可能是他成为大歌星开演唱会之前,很不错的表演和直面观众的渠道!
……
“不是去音乐节表演,我们是……我们也还没定,现在先研究研究。”
杨谦回过神,安抚了一下激动的歌迷们之后,才又坐回来,准备继续跟戴羽妮请教音乐节的事。
谁料,他一转头,就撞到了戴羽妮惊喜的眼神。
都没等他开口,戴羽妮便迫不及待地问了起来。
“你改变主意了?”
“真的想要去音乐节了?”
“我觉得你有些歌真的很适合拿去音乐节唱的呢!”
这会儿,他们的聊天因为已经被杜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