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绝大多数人都被宜国战士抓回来了。
只有极少数的成鸩氏成员,逃到了雁荡山以南的瓯江平原,在那里重新建立部落,成为了后来的瓯越国。不过这是后话,此处按下不表。
持续半年的抓捕行动耗费了宜国人极大的精力,但是收益也是可观的。在这次行动中,宜国一共增长了18万的人口,再加上原来的5万,此时宜国的总人口已经达到了23万的恐怖数值。
23万人口的国家,别说是在这个时代了,哪怕是在几百年后的春秋时期,那也是无可争议的大国。
这一刻,商离觉得自己行了。
若是这23万人口全都是商族人的话,他此时都已经可以率军北伐,攻打姬周了。
但是很可惜,这23万人口中绝大多数都是外族奴隶,是无法被征召入伍的。
因此,哪怕商离对北伐已经开始跃跃欲试了,但是他依旧压下了心中的冲动,准备专心发展内政。
23万人口,必须要好好安置才行。
若是全都挤在南京附近的话,且不说会对南京附近的生态系统造成极大的负担,单单就南边太湖边上那一圈土地被浪费这件事,就不是商离所能容忍的。
那些可都是熟地啊,上好的良田!
不仅如此,这些良田还都有配套的水利系统!
不利用起来的话,岂不是太可惜了些吗?
而且那些土地若是没人占据的话,指不定会被其他南边群山中的蛮夷抢占,进而养出更强大的敌人。
这是商离所不能容忍的。
因此在思虑再三之后,商离最终还是决定将现有的国人分散开来,让他们尽可能地占据江东的土地。
虽然这么做会在短期内降低宜国的动员能力,分散宜国的兵力,但是从长期看来的话,这么做对宜国是绝对有好处的。毕竟人分散开来之后,平均每个人可以享受到的自然资源就更多了,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更大规模的婴儿潮,进而继续提升宜国的国力。
至于短期内首都南京的防御任务,大不了交给那些从辽东返回的老兵就好了。反正他们也去不了更南方的土地,留守首都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