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对不上(1 / 4)

顽贼 夺鹿侯 3936 字 5个月前

刘承宗认为从嘉峪关向甘肃进军,有很强的象征意义,是踏遍万里长城的第一步,这条路终将以山海关作为尽头。

而在祁连山脉的另一边,崇祯六年岁末的爆竹声里,驻帐凉州的三边总督洪承畴夜不能寐,起身坐到案旁点亮油烛,皱着眉头展开案上的书信,仔细阅读。

这封信是凉州卫世袭指挥同知丁绍胤呈送上来的。

自洪承畴入甘肃以来,甘肃四个防区就转入战时状态,除军事所需,民间一律禁止寄送书信,并专门从宁夏军中选出一部,于各地设卡,拦截书信、盘查行人。

不论甘肃的主军、还是宁夏的客军,都对这项命令有很大异议,一来是他们并不认为情报会随着书信进入西宁。

二来嘛,防止情报泄漏有备无患谁都能理解,但这个命令太过不近人情。

年关将至,在外戍边的给家里写封信报个平安,在家的父母思念孩儿几封信送到军堡,甘肃这地方,谁家能没个兵?

但洪承畴不在乎那些小人物的人情,因为他曾是卖豆干的小贩儿,一个货真价实的小人物,所以很清楚小人物的人情一文不值。

只有自己成事成功才能改变际遇。

但要想成事成功,就得避免主客兵矛盾,因此尽管信不过本地主军,洪承畴还是把事情交给宁夏兵来执行,而让甘肃籍军官负责管理。

管理此事的人,就是凉州卫的丁绍胤。

同甘肃其他世袭将门一样,丁氏一族驻守凉州也有二百多年了,丁氏祖籍扬州,始祖丁子华为张士诚手下湖州万户,湖州被攻陷后,其归附徐达,被授予总旗之职,追随南征北战。

整个腊月,尽管下令禁止书信,还是不免有军兵夹带,宁夏边军在路卡截获的信件没有一百也有八十。

不过既然是甘肃军官负责,最终还是要讲些人情,通常信件经过审查,如果没什么问题,都会由宁夏边军帮忙送达。

唯独如今摆在洪承畴桌案上的两封信是例外。

这两封信,内容很正常,是戍边军兵托人寄给父母妻子的家书,信件当中也并不特别。

之所以被丁绍胤交上来,是在寄信过程中出了问题,两封信都是要送到黑城堡,偏偏送信的宁夏边军抵达黑城堡后,却发现收信人的家庭是假的,根本没有这户人家。

而倒着追查到永昌堡,发现寄信人的名字也是假的,盘查全堡驻军,发现根本没有那个寄信人。

丁绍胤经过六天的调查,才发现寄信的两人原本是永昌堡和丰乐铺寨的驻军,书信被截获后,就当逃兵跑了。

丁绍胤认为送了一封家书而已,被截获后不过是在堡中让军官多派些劳役而已,并不会受到太多处罚,不至于因此当逃兵——里面一定有猫腻。

但他没看出来信里有什么猫腻,这才本着谨慎的心思,将两封信送到洪承畴这里。

洪承畴也没看出两封信有什么不对,但就在午夜梦回之间,一个心思闪过他的脑海,如果这两封信要联起来看呢?

掌着油烛的洪承畴皱紧眉头反复观看书信,终于发现了蛛丝马迹,第一封信提到了牧羊川河东堡、战马、欠钱二百六十文;第二封信提到了河东堡、铠甲、戍边二百四十四天。

将这些数字记下来的洪承畴大喜不已,当天夜里就命人快马驰至牧羊川河东堡、河东堡,询问守堡官,堡内战马、铠甲数目与这两个数字。

他等了整整一宿,直到次日帐下将官都到官署给他拜年结束,派往两地的士兵才返回凉州,带回令他失望的消息。

牧羊川河东堡的战马是三百二十匹,河东堡有铠甲四百四十副,都跟这两封信对不上。

洪承畴没放弃,他认为既然有人跑了,这两封信就一定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