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群”,陆陆续续上来了200万部队,如果不是天灾、后勤原因,凯联的原计划是在“姆瓦萨亚战区”布置8到10个集团军群,总计1000万到2000万部队,跟乌布利克群岛,艾米莉亚平原战区隔海前后包夹,孤立旁约在乌布利克的力量。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撇开天灾,焦土化了的姆瓦萨亚,给登陆部队从弹药到饮用水带了巨大的困难,最后将近120天下来,也只送了200万人,2个集团军上岸,这还是早有准备的。
这200万人撒在这片姆瓦萨亚国土上,根本杯水车薪,以“人道主义”名义,收刮着姆瓦萨亚残留的资源——主要是军事地下三防生存基地,里面可能存在各种科技资料。
另外就是矿产资源,军事工程车辆,观察地震痕迹,炸药暴力开采,然后运到西南海岸线上的临时军港,走甫佩奇海前往瓦里邦共和国和洛热共和国。
所以凯联的部队,主要分布在姆瓦萨亚的矿区,以及通往简易军港的道路上——这些矿场地点,都是早期谍报工作获得的情报——在苏瓦费济地区只有两个集团军,而且主力还在苏瓦费济城里,进行“考古挖掘”工作。
作为姆瓦萨亚的首都,残垣断壁下面藏着的宝贝可不少,比起被直接从地图上铲起来了的卡德拉西亚,处于轨道轰炸边缘,以及导弹防御系统核心保护区域的苏瓦费济,楼房确实没有一座是竖直着的,就算是只有一层的平房,也全部坍塌。
姆瓦萨亚整片国土上都已经不存在高速公路各种混凝土、沥青道路痕迹,不是地震、地毯式轰炸那种,会把道路炸成一节节、一段段的效果,姆瓦萨亚全境地面就漆黑跟高温晶体化两种颜色,所以苏瓦费济也是如此,地面没有任何道路痕迹,楼房全部熔融着坍塌,如同风化了500年的末世废墟——就这,也还是因为不在天体陨落中心的结果。
但为了核战准备的末日生存地下基地,至少地下20米深,首都圈外围地下50到100米深的基地都有,然而动能冲击,跟核爆不可同日而语,核爆毁伤冲击能量是气浪冲击波,硬杀伤效果,也就存在核心处超高温区域。
轨道轰炸,把月球百分比质量的物质砸向地面,直接抹平地表痕迹的毁伤模式,毁掉了精心准备的,甚至可以在核爆中心存活下来的通风口,地下基地换气通道……
根据赛林的视角记录,这种通气管道风口,可不是烟囱那样傻乎乎直直一根,首先头部是耐超高温的太空材料,形状是各种低平斜面,龙棘倾角,可以有效削弱地平线以上,来至180度各种角度的气浪。
第一轮文明衰退开始,上不了太空的拜媞塔人类,开始把太空材料用在了造地下避难设施上——太过坚固耐高温的材料,很难切割精密加工成各种兵器,战舰、坦克装甲的需求也不是坚固耐高温这么简单。
而整个管道内部也是设计巧妙无比,并非直通,而是各种竖直、倾斜错位,都不用逆止阀的,冲击波就算进入通道内,笔直而来,也是直冲通道错位开去的缓冲坑道去,几轮下来转弯下去,最后抵达基地换气风机前的冲击波,也就只是徐徐微风的程度了。
赛林就是通过这种通气管来找地下基地的……他见到的不少通气管道,都高于地平面,笔挺竖在大地之上——毕竟是最坚固材料制造的,地震、轰炸把正片大地掀飞了,地平面下降、错位个2、3米,管道自然就暴露了出来。
这种超级坚固的高强度合金通气管道系统,它的设计标准是抵御核爆冲击波,并不是宇宙速度的火车撞击——形变弯折、堵塞、熔融,各种物理碰撞破坏效果,让大量地下基地变成了气密坟墓。
如果出入口也遭物理毁坏,避难所、基地里的备用氧气一用完,整个地下设施就是一个绝望的活埋墓穴。
这种墓穴情况在苏瓦费济十分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