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张诚当封伯(1 / 4)

织明 蜗牛非牛 2217 字 2个月前

“张诚当封伯!”

大明京师皇城乾清宫的暖阁内,崇祯皇帝一锤定音,可见他激动的心情仍未完全平复下来。

在场的大臣和内监,也都是心中欢喜,尤其是王承恩、王德化等内监,他们伴在崇祯皇帝身边时间最长,且将其视之为自己的主子,对其也是最为忠心。

而各位阁臣中,却是表现各异,每人皆有所不同,反倒是举人出身的兵部尚书陈新甲,可能才是最为真正开心喜悦的那个人。

但即使如此,对于崇祯皇帝的这一句话,他也是不敢轻易接言,还是要等一等,听听首辅、次辅和其他各位阁臣是什么态度。

可这些人一个个都是稳坐钓鱼台,却无一人发出只言片语,所有人在这一刻都成了哑巴,一言不发。

周延儒,万历四十一年时连中会元、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右中允、左庶子、少詹事、正詹、礼部右侍郎等职。

他善于迎合崇祯帝旨意,于崇祯二年十二月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进入内阁。

第二年的二月加太子太保衔,改任文渊阁大学士,九月就升任内阁首辅,并加少保衔,进武英殿大学士,崇祯五年二月加少傅兼太子太傅,改吏部尚书,进建极殿大学士。

然而好景不长,在崇祯六年的六月时候,他因被言官陈赞化揭露曾私下称崇祯帝为“羲皇上人”而被迫辞职。

可是,老天爷竟然不愿意让这位周大先生好好的安生休息。

崇祯十四年五月,时任内阁首辅的少傅兼太子太傅、建极殿大学士范复粹,在借崇祯皇帝大赦天下之机,释放了众多被囚禁在狱中的官员后,辞官告归。

而早在四月的时候,崇祯皇帝还未同意首辅范复粹辞官之际,便已下旨召前大学士周延儒、张至发、贺逢圣等三人入朝。

八月十二日,周延儒与贺逢圣二人奉旨到京,而张至发则因年迈,又是病魔缠身,未能奉召进京。

而就在周延儒与贺逢圣二人到京的次日,立即就得到了崇祯皇帝的召见,他们二人随即入阁,周延儒不但是官复原职,更直接出任内阁首辅,接替了范复粹原来的位置。

其实,周延儒的复出早有预兆,复社成员礼部员外郎吴昌时在此前,就曾给周延儒的门生、复社领袖张溥写信,劝他怂恿周延儒复出。

为此,吴昌时、张溥等人更是花费六万两白银,倾尽全力结交崇祯皇帝身边的宦官王德化、王裕民、王之心等人,一心推动周延儒复出。

当然,最终决定权永远在崇祯皇帝本人,但他也是有意再次起用周延儒入阁,所以周延儒才能顺利复出,二度入阁拜相。

而复社领袖人物张溥,在周延儒尚未复出之前,便已经给他密疏了救时十事,要他若果真如愿再出,必要照此行之,周延儒自然是慨然允诺。

话说那张溥所陈的十事,确实都是针对大明当下时弊的良策,实属治国要典一般。

就在昨日,周延儒入京后首次朝觐崇祯皇帝时,就已把张溥所言十事,换成自己的话向崇祯皇帝作了简明陈述。

其中诸如释漕粮白粮欠户、蠲免民间积年拖欠赋税、凡兵残岁荒地方减免今年田赋、宽宥戍罪以下人犯、复诖误举人、广取士额、召还因言事而遭贬谪的官员等。

崇祯皇帝也是无不应允,并赐宴为之洗尘,待周延儒退辞离去后,崇祯皇帝更是大喜道:“还是他!”

由此可见,崇祯皇帝对周延儒还是寄予了厚望的,也十分期盼在他的辅佐下,自己能够干出一派大明中兴的气象来。

正是由于周延儒复出后,兑现了他当初的许多承诺,更提拔了一批有声望的士大夫,也取得了一些政绩,以至于被朝廷内外称赞为贤相。

而崇祯皇帝更对其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