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3 牝鸡化雄(2 / 4)

文唐 步兵长 4395 字 2022-01-24

道豆子要熟了吗,你们这一趟把豆荚都弄炸了,豆子都丢了啊。你们这些小兔崽子,真是气死我了。”

这群小孩一见主家过来,拔腿就跑,站的老远岳山都能听到‘噼里啪啦’的豆荚炸裂声,把岳老四给气的直跳脚。

“四翁别生气,我们给你家抓蝗虫呢,省的蝗虫吃你家的庄稼。”这时有一个小孩回头喊了一句。

“你……你……”把岳老四气的差点晕厥过去,但有实在拿那些小孩子没办法,只能干巴巴来了句:“气死我了。”

父母凭子贵,岳山封侯他爹岳老四的地位自然也水涨船高,这一点从称呼上就能看得出来。

只要不是同族,辈分比他长的亲切的喊一声老四,同辈分的不分年龄大小都喊他一声四哥,辈分比他低的都喊他四伯,小孩子都喊他四翁。

这里多说两句,古代称呼很乱,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色。翁婆祖父祖母爹娘母亲父亲是流传最广也是使用范围最多的称呼,在任何时代都可以使用。

只不过祖父祖母父亲母亲更多应用于书面,翁婆爹娘更多应用与口头。

至于唐朝称呼父亲阿耶,这属于时代特色。但在这个时代称呼自己的父亲为大人、爹也同样没有问题。

还有哥这个称呼,大多数时候是个亲切的尊称,可以称呼自己的儿子,也可以称呼自己的同辈,甚至称呼自己的父祖辈都没有问题。

古代父亲称呼自家儿子,亲昵点的都是三哥五哥,称呼同辈兄弟同样可以用。称呼父祖辈叫大哥二哥什么的同样没有问题。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有些少数民族都受到唐朝的影响,到现在称呼自己的祖辈父辈用的依然是哥。

但在唐朝这个哥只能私下用,显得亲昵,公开场合一般还是用比较正式的称呼。

李丽质喊岳山哥哥一点问题都没有,所以看过长安十二时辰的书友就别来较这个真了。

言归正传。

看着那一群‘嚣张’的孩子,岳山站在一旁没有说话。

生气?和一群小孩子划不来。

高兴?小孩子诙谐的童趣?呵呵……在古代粮食比黄金都金贵,这群才刚刚脱离饥饿的小孩子就如此肆意的糟践别人的劳动成果,有趣个季吉尔。

前世网络上流传一个梗‘给孩子一个完美的童年’。看来有必要给这些孩子一个完美的童年,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德智体美劳。

回头就给各家下发通知,所有适龄儿童必须入学。到了学校,哼哼……

后世人经常说种植业是根植在中华民族基因里的天赋,对也不对。

对的地方在于,经过几千年的漫长发展,中华民族在种植上的天赋确实被点满了。

不对的地方在于,这个世界上哪有不劳而获的东西,中华民族的种植天赋是通过一代代人历经几千年培养出来的。

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到三代,再到春秋战国墨子发明耕犁,后来各种农具组建增多,通过总结种植技术也日趋完善。

到了唐朝时期差不多已经告别了刀耕火种,更多的是有计划的开垦。对于禾苗的间距、除草、灌溉、选种等等都有了系统的方法。

但还有一个很大的不足,那就是积肥。

其实中国人早就知道了土地肥力这个概念,总结出了轮更这种最原始的恢复土地肥力的方法。

但轮更其实也只是减缓土地肥力的流失,不能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要解决土地肥力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积肥。

最好的肥料就是动物的粪便,只是粪便热量太高会把农作物烧死,必须要通过沤肥释放热量才能当做肥料作用于农作物。

然而沤肥技术一直到明朝时期才被发明,在此之前的朝代积肥的方法要么是焚烧农作物秸秆,要么是轮更天然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