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6 叛乱和移民(4 / 6)

文唐 步兵长 6729 字 2022-01-24

史书上关于李世民的评价有很多,也有很多矛盾的地方。有人说他出身权贵其实并不是怎么同情百姓,所谓的仁政都是为了自家的江山长治久安。

然而在人口政策上的宽仁上,唐朝的前三位皇帝都可以在历史上排进前十。

为什么?

古代朝廷收入的大头是什么?户税和地税,朝廷百分之八九十的税收都来自于此。所以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人口。

就以隋朝为例,杨坚和杨广父子俩数次大规模搜括隐户,甚至逼着百姓分家,就是为了多收户税。

唐朝初期实行的是“放水养鱼”、“藏富于民”的政策,从来没有搞过人口普查,更不会强迫百姓分家。

一直到李治统治时期,唐朝经过几十年休养生息,在籍户册还不足四百万户。当时的隐户数量和在籍数量是差不多的。

有人要说了,隐户不能参加科举,不能出仕,甚至经商都受限制,国家还不分永业田,这算什么仁政?

然而,就算上了户籍册就能当官了吗?大多数百姓还是要在土里刨食。

隐户是不用交税的,也不用服劳役,仅此两项就能结余大量的钱粮。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百姓明知道只要自己主动上户口就可以分永业田,依然选择当隐户的原因。

初唐三位帝王放任百姓当隐户,在当时来说就是一种仁政,还是史上少有的仁政。

言归正传。

由此可以看出,李世民是非常重视百姓的。

刚才大家一起商量人口迁徙计划的时候,他受到几位宰辅们的影响,忽略了岭南的恶劣气候,准备往哪里大规模移民。

此时经岳山一提醒才陡然醒悟,这就是在让百姓去送死啊。

明白这一点后他眼神阴郁的扫视了一圈,然而看到的都是房玄龄等人坦然的表情。

他忍不住叹了口气,房玄龄等人这么做也并不是为了谋私,而是为了增加朝廷的收入,正因为此他才更加无奈。

这就是观念上的差异,没有办法消除。

在这方面反而是岳山的想法更符合他的观点,所以他干脆无视了其他人,问道:“你还有什么想法,一并说了。”

岳山也知道自己那番话估计把周围人得罪了一圈,但他并不后悔这么做。这关系到无数条人命,必须要争。

再说了,朝堂之上政见不合实在太正常了,要是因为意见不同就把对方视为仇敌,那朝堂早就乱套了。

只要没有触及到自己阵营的根本利益,没有谁会轻易结仇。

往岭南迁徙人口的问题并不涉及到任何人的利益,因为岭南是所有势力的空白区域。

真说起来还就属岳山在那边的势力比较大,毕竟岭南大都督宁纯就是岳系干将,这一点谁都知道。

所以岳山当众驳他们面子,他们纵使心里不痛快也不会有别的想法。

听到李世民询问自己的意见,岳山也没有隐瞒,把自己的想法一骨碌全说了出来。

“刚才诸位同僚所言,人口迁徙先北后南的计划我是赞同的。北方对我们来说更加重要,用最快的速度完成对新占领地区的统治和开发,才有能力继续向外扩张。”

“我们的分歧就在南方上面,我也同样认为应该往南方迁徙人口。但不应该在岭南,而是长江沿岸,更具体点说就是鄂州到潭州之间。”

鄂州至潭州?

众人放下心中的不快,开始思考岳山这个建议的可行性,越想他们就越觉得这简直就是神来之笔。

他们又不傻,只是之前被岭南的粮食给吸引住了,以至于忽略这一块地方。

其实也不怪他们,长江和黄河是中国最大的两条河流,但就人文地位上来说黄河远超长江。

黄河是母亲河,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