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兵帮助大唐的意思,心中在想什么大家都明白。
曾经和高句丽不清不楚的百济才是最狠的,当场斩杀了他们的使节,发表檄文说和高句丽誓不两立云云,把高建武给气的差点吐血。
唯有薛延陀态度暧昧,既没有拒绝也没有答应出兵,但私下出售了大批战马给高句丽人。
不管外界什么反应,大唐朝廷的脚步是一刻不停。
二月十五感恩节当天,李世民命李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唐军六万,归附的各部族联军四万,向辽东进军。
命程知节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率江、淮、岭、硖兵六万,从莱州渡海向平壤进军。
又以刘仁轨为平壤道行军副总管,率棣州、申城、泉州三地海军清扫高句丽战船,并向长口、开城市两地进军,和程知节一起夹击平壤。
具体的作战方案已由枢密院下发,各部相互配合相互协调。
命令下达当日,李绩和程咬金两人率领亲卫乘坐战船北上。
就在他们出发之际,却遇到了千余名壮士请愿一同北上征讨高句丽,只要让他们跟着去,可以不要任何功劳。
众人都很惊讶,一打听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都是先辈有人死在隋炀帝三征高句丽之时,大多数亲人连尸骨都没找回来,他们要去报仇。
众人都非常感动,可此事事关重大不是他们能决定的了的,于是火速奏请李世民。
李世民也非常惊讶,然后激动的大叫民心如此此战必胜什么的。然后下令特招这些义士参军入伍,随军征讨高句丽。
消息一传出军民无不振奋,皆道大唐有义士,对这一战更有信心。
等李绩一行到达洛阳的时候,发现这里已经集结了上万义士,皆是和高句丽有血海深仇之人,欲随军北上效死。
李绩以枢密院副枢密使的身份下达命令,着洛阳都督府给这些义士登基造册分发武器装备抓紧训练,等李世民到达的时候在跟着他一起出征。
等三月初李世民御驾出征的时候,自愿参战的义士已经达到了两万多名。李世民深受感动,把这些人特招入伍组建了义士军。
后来这支军队在大唐征讨世界的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这都是后话暂且不提,且说李绩和程咬金离开之后,朝廷就开始为李世民出征做准备。
先是诏令太子李承乾监国,这是大家早就知道的事情没人觉得奇怪。
真正让人没想到的是,李世民又把赋闲在家的高士廉给提了出来,任命他为太子太傅辅佐太子监国。
但当这个命令下达之后,所有人都不得不说一声,高。
皇帝出行,让正值青年的皇太子监国本就是一件敏感的事情,很容易出问题。尤其是李世民还是靠兵变当的皇帝,想的只会更多。
辅政大臣太强势容易把太子压的没有声音,失去了锻炼李承乾的本意。
辅政大臣威望不够就会被太子夺权……最怕的还是两人勾结在一起。
满清康熙出征葛尔丹的时候让皇太子监国让明珠辅政,结果康熙遭遇了什么?军粮被断,还差点被火烧死。
李世民是什么人,他岂会不防着这一点,所以他把高士廉重新提拔了起来。
高士廉自身威望足够,能弹压的住朝堂也能压得住太子。
但他又深知高家和长孙家的权势太盛不是好事,一直在韬光养晦,必然不会轻易和太子起争执。
可以说他是既能压得住太子,又能掌握得住分寸不会和太子起矛盾的人。
当然,最关键的是他是长孙无垢的亲舅舅。
有长孙无垢在,高士廉绝对不会起反心。如果李承乾真的有反心,他也会帮长孙无垢一起镇压。
所以说白了,李世民真正信任的既不是李承乾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