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高迎祥、李鸿基(2 / 2)

一个中年男人,高大魁梧,走起路来便显得孔武有力;另一个还是少年,可也长得壮实。

李鸿基起身上前几步,辨认出了来人身份,赶忙迎上去,施礼问候“见过舅父。”

高迎祥笑着点了点头,说道“鸿基,看起来过得还不错。”说着,伸手示意了下少年,“多年不见,可还认得?”

李鸿基仔细打量了一下,不太确定地说道“是过儿?长这么大啦?”

李过嘿嘿一笑,施礼道“过儿见过叔父。”

“好,好。”李鸿基连连点头,拍了拍李过的肩膀,对他的壮实身材甚为满意。

接着,李鸿基请舅父和侄儿落座,倒上茶水,攀谈起来。

高迎祥以贩马为业,如今说起却并不如意,叹着气说道“朝廷和中华商会合作,已经垄断了茶马交易。贩马这行当,越来越难做了。”

成祖永乐四年置甘肃苑马寺于碾伯,辖六监,其中甘泉、祁连、临川、宗水四监在青海境内,牧马达六万余匹。

明代前期,青海畜牧业经济比较发达,洪武末年实行金牌制后,出自青海境内的马匹就约占当时金牌纳马总数的78。

但自明中期以后,东蒙古人来到青海居住,战乱频繁,畜牧业生产遭到很大破坏。

如今朝廷重设西宁茶马司,实行茶叶专卖,并开设茶马市。目的很明显,利用官方控制的贸易形式,加强对少数民族经济的控制。

李鸿基对此倒也有所了解,点头道“辽东平定,又有蒙古诸部归化,朝廷控制战马入境,应是不缺。对蒙古人嘛,也是个控制的手段。”

停顿了一下,李鸿基建议道“贩马不好做,跑运输倒是不错。一辆马车给中华商会运货,赚得不少。我这段时间便在琢磨,想借些钱来干这行当。”

茶马互市,只是沿袭的名称,可不只是茶和马两种货物。少数民族的牛马羊,毛皮药材等等;明商的铁锅、丝绸、布匹等等。

而商业的发展,带动运输业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道路、驿站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使得钢铁车轴的四轮马车迅速推广普及。

高迎祥笑着点头,说道“这确实是个不错的营生,但我不想挣这辛苦钱了,倒想着从军搏个富贵。”

“从军?”李鸿基愣怔了一下,紧接着问道“哪个卫所又招兵了?当兵打仗可是危险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