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朱允熥的梦想(3 / 5)

大明嫡子 肉丝米面 13 字 2022-11-22

书左丞相、韩国公,赐铁券,子孙世袭罔替的淮右文臣第一的李善长。

当年老爷子让李善长暗中清查堪合天下田亩、人丁,这桩事情朱允熥明显是不知晓的。

就连一旁的朱标,在这个时候也露出了恍然的表情。

很明显,所有人都还以为,大明朝的鱼鳞册是在创立大明之后才开始弄的。

老爷子这时候在追忆过往,众人都不敢出声。

等待了良久,朱元章长叹一声,而后提振心气,哈哈两声,拍着大腿道:「咱又何曾不知,这座天下是何等的富饶,若是天下一心,又何至于有百姓流离失所,不得安居乐业。又如何能不似咱此刻一样,孙儿皆在身前,享天伦之乐。」

天下永远难得一心。

朱允熥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孙儿此次回京,便要踏踏实实的待在应天,想要依着自己的想法做些事情。」

朱元章眉头一挑:「流通一事?」

朱允熥点点头。

「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天下四时分明,九州八荒辽阔。人以地分,方言不同,风俗不同,物产繁杂。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东南两季水稻,交趾可三,大河之北独只一季,麦、粟有别。

孙儿想要让北平百姓能吃上新鲜的荔枝,想要交趾道的百姓吃到北方的麦面。四川道的百姓能任意购买山东道的物产,陕西道百姓可为家中添置广东、广西道的产出之物。

阴阳调和,以商贾通行天下,促天下物产流通,朝廷征收税赋,居中调剂,百姓承惠。

货运流通,朝廷便可广开财源,百官定策,江南赋税供西北百姓之用,天下南北,同安同乐。」

朱标观嫡子,察陛下,轻声道:「驱商贾货运天下,朝廷开源商税,可行也。」

朱元章默默点头,皱眉沉思。

朱允熥则又道:「上林苑监培育天下良种,土地有总数,良种产量却无数。收罗天下良种,大明培育测试栽种。以更精良的手段耕种田地,保护地力,防治虫害。凡天下官,需知天下粮。」

「沟通南北东西,缩短商贾通行费时。放开户籍限制,百姓于一府之地可自由通行,促进民生百业兴盛。悬赏民间精良技艺,工部、匠作不可故步自封,当锐意进取。凡能提高量产、提高物产之物,皆需褒奖激励。」

「禁厚葬、禁熔钱、禁金银之祭,钢铁熔于海船,炼于兵械、农具。开海运,收寰宇物产,倾销中原之物。」

又是一番长论说完。

朱允熥默默抬头。

只见殿内不知何时,那些伺候在周围的内侍和宫娥,除了正在奋笔疾书的孙狗儿以外,尽数退下。

一旁的秦王朱樉已经将脑袋埋在了胯下,不断的无声拍打着自己的一侧耳朵,似乎是想要将自己听到的话都从脑袋里拍走。

朱标脸上露出一抹笑容:「涉民、匠、商事,盖农业、商贾、祭祀、海运物。这一遭交趾道之行,收获颇多,经年之思业已沉淀。」

朱元章回头看了一眼身后负责记录的孙狗儿,大孙子今天说的话虽然算不上太多,但每一项都可以单独拎出来去推敲琢磨。

见到孙狗儿给了自己

一个肯定的眼神,朱元章点点头。

而后笑着脸看向朱允熥:「如今,你想做什么?」

「孙儿想回宫好好的睡一觉。」

朱允熥直愣愣的将心中最真实的想法说出口。

殿内,忽的安静了下来。

朱高炽眨了两下眼睛,以为熥哥儿会在这个时候提出要先推行一两件事情。

朱标也有些意外,自己儿子说了这么一番话后,竟然是想要回宫睡觉?

朱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