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响应樊少白。
这些家伙真的精明得紧,好在我早有准备。李奇呵呵道:“你们说的不错,若是这一刻的价格回收,朝廷的确会小赚一些,但是百姓也并没有亏太多,毕竟铁、锡的价格本身就不低,而且,如今货币在增值,铁钱和锡钱也在增,只是没有铜钱增的快而已,朝廷也想过均摊损失,但问题是,如果均摊,一定会影响货币的价值。
其实回收铁钱、锡钱,也是朝廷投放货币到市面的一种方式,如果朝廷高价回收铁、锡,反之来看,那就是贬低真正货币的价格,再加上这事又生货币行的同时,大量的货币投入市场,势必就会造成货币价值下降,在这双重下降的情况下,货币可能会出现大规模贬值,货币一旦贬值,那么朝廷行再多的货币,也都是徒劳的,因为朝廷行货币是根据现在的价值来确定数量的,但是一出去,货币就贬值的厉害,那么原本可观的数量就会变得相形见拙,这一刻行的货币,那么当然得以现在的价格去回收铁、锡,不是朝廷不想让利给百姓,而是我们必须要遵从经济规律,否则,可能会因小失大。”
铁和锡都属于货物,而且影响力也不小,一旦你抬高铁、锡的价格,那么肯定会引起物价的上涨,而引起铁、锡上涨的原因,恰恰就是因为铜币,那么铜币肯定就会贬值,到时必然会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虽然通货膨胀一直伴随着货币的行,这也是自然规律,但是过了,那就多了。
这个理由可不是借口,而是必须的顾忌的,大家亦无话可说,铁、锡贬值,他们只是损失一点点而已,但是铜币贬值,那损失的就不是一点点了,再加上现在贸易达,哪怕是下降一厘,那都是非常可怕的。
李奇大家都不说话,知道他们已经低头认错了,于是道:“从今往后,我们大宋只有一种通用货币,那就是铜币,而行机构只有一个,那就是商务局,若是私下有人铸币,一旦抓住,那这罪名可不小,朝廷也是时时刻刻的监督市面上的货币,除此之外,任何货币都不是朝廷的认同的,是不具有法律保护的,大家一定要切记才行。”
一个女人突然站起来说道:“如今货币已经非常紧缺了,若是再废除铁、锡二钱,那岂不是会更加紧缺,除非朝廷行大量的货币。”
这女人正是张春儿。
“不愧是金楼东主,果真有先见之明。”李奇笑了笑,道:“这个问题也就是我接下来要说的,究竟行多少货币,才能够弥补市面的上空缺,在经过商务局一系列的计算中,初步估计约莫需要将近一千五百万贯。”
一千五百万贯?
众人皆是大惊失色,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根据国库记载,在宋朝鼎盛时期,每年行货币约莫一百万贯,即便是到了货币最为混乱的熙宁年间,也就行了六百万贯货币,但是这六百万贯里面包括大量的铁钱、锡钱等等。
真正的铜钱其实并不多。
赵楷即位至今,约莫五年左右,算一年行一百万贯,至今也就是欠了市面五百万贯,等于多行了一千万贯货币。
这就是散尽家财的节奏啊!
虽然去年年初时,朝廷国库收入达到了一万万贯,但是这一万万贯只是一个虚数而已,不是完完全全的铜币,多半是以货币以外的形式计算出来的,还有粮食、盐马等等一些货物,另外还有就是南征时获得的财富,真正的纯货币收入恐怕也就是一两千万贯左右,其中就还包括铁钱和锡钱。
再加上这两年的支出,这不就是散尽家产吗?
别说那些商人了,除了三司使郑逸和经济使白浅诺以外,包括秦桧在内的大臣都是大吃一惊,这一次的货币行,虽然商议了很多次,但是真正行的时候,皇帝没有通过朝政议论,而是直接与立法院、三司、商务局商量拟定的。
这种大规模的行货币,简直就是自取灭亡的节奏,于理不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