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应该高级一点。
后世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往来,从来都是表面和气,暗藏机锋,普通人根本就看不出里面的门道。
其实呢,会听的人只要稍稍用点心,就能听出里面的真正用意和刀光剑影。
打个比方:“严正交涉”、“极大愤慨”这些看似强硬的词句,其实意思就是,“我生气,但我拿你没辄,我只是要打嘴仗.....”
所以,一般出现这种词儿,就说明两边也就打打嘴仗,屁事儿都没有。
就好像“将采取一贯措施”,什么叫一贯措施?就是以前怎么办的,以后还怎么办呗?!
但是,有些看似轻飘飘的:“表示关切”、“严重关切”......
啥意思?
这才是狠的,意味着:将采取强硬手段的预兆,是不想打嘴仗,可能要伸手的的警告。
......
再比如:“亲切友好的交谈”——那是谈得不错,下一步就签协议了;
“坦率交谈”——分歧很大,无法沟通;
“交换了意见”——会谈各说各的,没有达成协议;
“充分交换了意见”——双方无法达成协议,吵得厉害;
“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双方分歧太大,咱们还是各玩各的吧;
“尊重”——没谈拢;
“赞赏”——不完全同意;
“遗憾”——非常不满!!
......
外交是什么?就是没有漏洞的废话!
看似藏着掖着,大家都留了余地,可绝大多数时候,这种含蓄却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比如后世的华夏有几句外交黑话、政治暗语,那是华夏独有的,不到万不得以不能开口。
可是,一但说来了,那就算是世界老大也得吓的一哆嗦。
比如:
“勿谓言之,不预也!”
这句话,字面看没什么,好像还是在打嘴仗,其实.....
这句话就是华夏的战书!
......
简单来说,只要“勿谓言之,不预也”在官方媒体上出现,而且属名是一个叫“钟声”的化名,那么就不用琢磨了。就一个字——
干!
在后世的华夏,这句话在官方媒体上以“钟声”为笔名一共出现过两次,一次对印,一次对越。
无一例外,都是亮剑之前的最后一声警钟,是冲锋号!
......
——————
话说回来,这些连爱德华都懂的外交辞令,唐奕会不懂吗?
他是范仲淹、赵祯,还有满朝的老相公们熏出来的,要是玩起花花肠子来,十个爱德华绑一块儿也不够他玩儿的。
只是,唐奕压根就没打算和爱德华绕来绕去。
说白了,他就是一个过客,即使大宋在欧洲扎下了根,他唐奕也早晚是要回去的。
而且,在唐奕的计划中,等不到大宋和西撒克斯联军荡平欧洲,他就要回去。
最多一年,不管欧洲局势如何,他都是要回大宋的,那里有太多的事情、太多的人等着他回去。
这样一来,他就没有时间和爱德华客客气气、循序渐进地培养信任。
得罪了你,我赔罪,如果赔罪不管用,那就用钱砸,砸到你认识我是谁为止。
......
————————
对于爱德华的场面话,唐奕仿佛没听见,单手一扬,指着脚下的巨舰。
“知道国王陛下心有怨气,但愿这一船宋货可以让陛下消消气。”
“嘎?”爱德华差点没噎着。
一时没反应过来,傻愣愣地环视一圈。
“这......这么大一条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