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做进一步的争取和谈话。
另一边,荀彧离开之后,刘备摇了摇头。
荀彧是个很有能力的人,这一点他承认,他非常有能力,不管是做太守,还是做刺史,在行政方面,他得心应手,能够很好的使用各种政治手段把任务达成。
与此同时,他很清廉,人品不错,绝不贪污受贿,对于贪污受贿这种事情非常反感,以身作则,带动了身边人一起遵守朝廷的法度法规。
他治理的地方,官员足够清廉,办事效率也很高,所以刘备甚至觉得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宰相人选,如果在西汉,或者秦朝,亦或者是战国时代,荀彧一定可以大放异彩。
他欣赏荀彧。
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完全认可荀彧这个人。
没有谁是没有缺点这是肯定的,荀彧也是如此。
对于一个统治者来说,最不能接受的就是臣下的权威直追自己或者超越自己,这一点也是东汉以来皇帝不置宰相的缘由之一。
而这,也是原先的时间线上,荀彧和曹操最终走向决裂的原因。
荀彧相对于曹操,比起臣下,可能更多的还是一种政治同盟,算是曹魏早期合伙人的身份,他为曹操奠定了统治基础,也由此成为曹操统治集团中至关重要的颍川士人集团的领袖。
曹操能够车翻袁绍,荀彧在其中居功至伟。
但是从曹操覆灭袁氏之后,就不打算继续维持这个“曹家主公荀家府”局面了。
理由很简单,在许昌,荀彧以尚书令的身份获得了主掌朝政的实际权力,随着曹操对袁绍的军事胜利,荀彧的政治影响力进一步扩大,颍川士人的权力越来越大。
于是,曹操决定迁都邺城,将自己的政治核心转移到武力平定的河北地区,扶持河北士人制衡颍川士人,以获取更多的权力。
这对颍川士人是一次极大的打击,对荀彧的政治影响力和权力也有很大的影响。
两人在这个过程中开始出现政治分歧,而随着曹操自领丞相,把汉帝国的权力从内朝尚书令转移到外朝丞相府之后,这种分歧就完全无法调和了。
曹操不能容忍荀彧的权威和权力超过自己,而荀彧也不愿意接受自己合伙人的身份和功劳被曹操抹消,不愿意接受这个局面。
两人之间的关系随之彻底崩裂,最后迎来了悲剧的终末。
刘备愿意相信这两人之间是有很深的私交的,这两人在创业阶段,一定是互相欣赏,互相友好,有过很多美好的回忆。
但是私交在权力面前,又能算得上什么呢?
当权力与核心利益出现争端而又有人不愿意后退的时候,再美好的回忆也没有任何意义。
而这种悲剧在刘备看来也没什么好遗憾的,只能说这两人都有不愿意放弃的核心利益,但是在此之间,汉室的存亡到底被他们放在什么地方,就不好说了。
亦或者汉室的存亡也只是他们政治斗争的一枚棋子。
汉室存亡不重要,他们的存在与否才是最重要的,那个时候,他们谁也不是汉室的臣子,谁也不是圣人。
王佐之才也不是圣人。
所以,看着荀彧的背影消失,刘备微微叹息,便把视线转向了房间一侧的屏风后面。
“公达,文若的选择你也看到了,不是我不给荀氏机会,我一而再再而三的给荀氏机会,甚至给的都有点太多了,奈何荀氏自己把握不住这些机会,这难道是我的问题吗?”
刘备话音落下,荀攸便从屏风后面转出,看着荀彧离开的远处的身影,神色非常复杂。
良久,荀攸叹了口气。
“陛下所言,臣已经明了,陛下对荀氏已经仁至义尽,臣亦深深感念陛下的恩德,但是荀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