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2章 现代化养殖可是技术活(2 / 3)

如果你但凡学过一些关于白羽鸡的真实知识,你就不会变的这么愤怒了。

这种鸡最早起源于印度,后来英国人带到了他们全世界的殖民地。

因为这种鸡太好养了,吃的少,长肉快,而且还有非常强的抗病毒能力。

最后在进入工业化时代之后,这种白羽鸡就被米国的安伟捷,科育宝等公司选中,成为了工业专用肉鸡的品种。

并且以白羽鸡为祖源,培育出了当下白羽鸡的四大主要品种。

罗斯,科宝,哈伯德,爱博一家!

而国内现在的白羽鸡,基本就都是从国外引进的这四个品种的鸡。

这种肉鸡,因为生长周期短,工业化养殖的话,只需要38或者39天就可以出栏。

大规模散养的话,也只需要不到50天就可以出栏。

而且这种鸡的可以达到1.5比1的饲料转化率,所以很受市场欢迎。

但是这种鸡的出现,也同样大大冲击了原本国内的黄羽鸡养殖户的生意。

毕竟黄羽鸡可没有被工业化驯养过,所以饲料转化率,比白羽鸡低。

同等出栏的2.3公斤的肉鸡,黄羽鸡就要比白羽鸡多消耗2公斤左右的粮食。

而且出栏周期,更是比不上白羽鸡。

所以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之下,就有了激素鸡,速生鸡,六只翅膀鸡等等妖魔化的说法,被冠到了白羽鸡的头上。

继续阅读!

后来实在不行,又传出了很多散养走地鸡营养价值比白羽鸡营养价值高的说法。

可事实上,就好比散养机的蛋,和白羽鸡的蛋一样,都已经被营养学家拿出来说了无数次了。

其实营养物质都一样,根本就没什么区别。

有区别的,就是大家心里的臆想而已。

而且真要说口感,其实散养鸡的口感真就不如白羽鸡那么鲜嫩多汁。

散养鸡天天在田间地头蹦跶,身上的肌肉结实,可这样的鸡,吃起来却非常柴。

经常要炖好长时间,才会软烂入味。

而且吃起来还经常会塞牙。

可白羽鸡却不会这样,口感要比走地鸡好的多,肉质鲜嫩多汁,也容易入味。

如果真的从口味上来说,其实白羽鸡真的比走地鸡要好吃的多。

可惜很多国人并不相信这一套,就好像很多人依旧相信,喝鸡汤能够补身体一样。

可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而言,鸡汤上面那黄黄的一层,其实就是油脂,和嘌呤。

喝多了不但不会对身体好,反而会增加肾脏排毒的负担,长期喝还会因为高尿酸从而导致痛风……

不信大家可以去查查,我国近几年的区域性疾病调查报告。

就可以发现,在我国痛风和肾脏疾病的高发地区,就正是我国最喜欢饮汤,天天说XXX汤滋补的某地区。

而万公子他们养的白羽鸡,原本预计是38、9天才能出栏的。

可是使用了肖锋从南美运回来的饲料之后,他们发现这鸡居然只需要30天就出栏了。

而且饲料转化率居然可以达到1.3比1。

这个发现,可把他请来的那些技术专家给惊呆了。

要知道白羽鸡1.5比1的饲料转化率,已经是相当惊人了。

可现在万公子养的这些白羽鸡,居然做到了1.3比1。

而且在养殖过程中,这些白羽鸡,并不需要喂食很多抗病的药物,身体素质就能杠杠的。

很显然是他们吃的饲料出了什么‘问题’。

于是这些饲养人员,就又把视线集中到了其他养殖的品种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