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形势严峻(3 / 4)

说小叔那趟车大概下午五点左右到。你下午要不要跟我一起去火车站摆摊?”

两人正说着话,顾致远和顾祥提着公文包进了门,他们后面还跟着老二家的顾春景和顾春兰。

两人一个初一,一个小学二年级。

其他几个比她们大点的孩子住校,比她们小的上幼儿园,中午不用回来。

姐妹俩一进门就去了厨房找吃的了。

“爸,二叔,你们今天中午怎么回来了?”

“大哥,二哥。”

林舒起身将泡好的茶水一人给他们倒了一杯。

顾祥走过来跟林舒道了谢,将公文包往沙发上一扔,抬手就往顾佑辉的后脑勺拍了一下。

“你小子管我中午回不回,现在先跟我说说你这几天在外面忙些什么?成天不务正业,难不成你真准备继承你小叔的......”

话说到这里,顾祥才想起林舒坐这儿,忙将未说出口的话咽了回去。

未尽之话,林舒不用想都知道是什么意思,看来顾久在省城的街溜子形象比她想象的要更深入人心。

顾佑辉捂着后脑勺敢怒不敢言,哼了哼:“没忙什么,就是......”

顾祥没耐心听他说,打断他的话:“今天我最后一次通知你,去轴承厂当学徒工,你去也不去?要知道现在年底了,今年陆陆续续不知道有多少知青会回城,再加上城里的待业青年,全国城市就业压力不是一般的严峻,到了明年只会压力更大。”

顾致远这时也开口劝道:“佑辉,听你爸的,去轴承厂吧。到了明年找工作更难,到了那时候,你爸也不好为了你开后门。”

林舒问道:“大哥二哥,是不是今年年底下乡的知青都会回城?”

顾致远点头:“嗯,差不多都会回来。所以现在各地面临的就是待业青年安置就业的问题,这是今明两年的头等大事。”

林舒不懂政事,好奇问道:“城里岗位就是那么多,纵使再怎么增加岗位,数量也摆在那里,怎么安置的下那么多青年。”

要知道这么多年下乡知青可是好多届,统一回城,别说工作,就是住房粮食都是个问题。

一说起安置待业青年再就业,顾祥就长吁短叹,“目前各个单位允许父母提前退休,可由子女顶替岗位。还有就是各机关、单位允许增加一定量的岗位,接纳一定量的待业青年就业。上面更是提倡一个人的工作两个人干,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吃。反正上面的意思就是不允许这一块出状况。”

顾致远想起自己家就有三个没工作,便说道:“弟妹,你的户口今年我们会帮你弄上来,只是工作的事你有什么打算?”

主要是他们想安排,但林舒现在怀孕了。各单位正常的年青人都不想招,一个孕妇他们更有理由拒绝。

只是依他们家在省城的影响力,安排一个工作还是可以的,但他们也不想让人太难办。

“你们能帮我把户口弄上来,我就万分感激了。工作上的事就不麻烦大家了,我和顾久从来没有想过去正经上班拿工资,那样的生活不太适合我们。”林舒笑着委婉的拒绝。

顾致远看了眼大哥,毫不避讳的说出心里的担忧:“我们知道老九和他的那些朋友弄了个什么公司,只是这开公司真靠谱吗?”

林舒笑了笑没有正面回答他,“靠不靠谱,我们拭目以待。暂时不说省城这里开的公司,我们在老家县城开了一个小卖部。目前每天赢利也在六七十块钱左右,以后将生意铺开或许赚得更多。所以,我们夫妻真没有想过老老实实去上班。”

“对,小叔小婶不去上班,我也不要去当什么学徒工,我自己创业养活自己。”顾佑辉看着顾祥一脸正色的道:“爸,你们别为我的工作操心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