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汉天子而言,当时可能确实是需要的。
但对后世的天子而言,却未必是好事儿。只是越往后来,天子越被祖宗礼制所困。稍有改动的想法,就会被骂不尊祖宗之法。
加上天子从小的老师,也都是儒家学者,长大后当皇帝,就自然尊儒了。”
章台柳摇头道:“此言甚是无理,既然汉天子是需要的,为何后面的天子就不需要了呢?
天下再变,也不过是天子为舟,百姓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道理既然未变,方法为何要变呢?”
萧风笑了笑:“天下万事万物,岂有永世不变之理?朝代在更迭,人民在变化。
要想以不动的方法,对待变化的世界,终究会失败的。
就像一个人,今天火气很大,就要用凉药消火降燥;明天脾胃虚寒,就要用温热之药进补。
你不管这人如今是上火还是虚寒,也不管这人是年轻还是年老,就想包治百病,岂有是理?”
章台柳淡然道:“那以萧大人之见,当今大明朝,当今天子,当今百姓,是得了什么病,需要什么药呢?”
徐阶眼睛一亮,这个章大儒好阴啊,打蛇随棍上,顺着萧风的说法问出这样一个问题,却是个大圈套。
萧风不说当今有何问题,就证明以儒道治天下仍然是正确的;萧风若说如今有问题,那就事打当今万岁的脸!
萧风淡然一笑:“大明自太祖立国以来,一直独尊儒术,导致大明渐渐有虚寒之像。
但到了当今万岁,神目如电,洞察其中弊端,开始调理阴阳,虚实互用,以法家、道家、墨家、农家等各家学说为补。
但万岁也深知儒家一家独大已经太久了,担心自下而上的改变难以奏效。
为此万岁不惜背负儒生们的骂名,以身垂范,宁可为大明牺牲了自己的名声!” 「论战看一场少一场了……」
大明测字天师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