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诗圣杜甫(3 / 4)

诗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直到严武去世后,54岁的杜甫离开了都成,经乐山、宜宾、庆重来到了奉节。由于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顾,杜甫得以在此暂居。

给家代管公田100顷,他自己也租了一些耕田,买了40亩果园,雇了几个农夫,自己和家人也参加一些劳动,不到两年作诗430多首,占现存作品的30%。《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成为千古绝唱。

公元768年,57岁的杜甫思乡心切,乘舟出峡,先到江陵转安公,冬天的时候漂泊到了南湖岳阳。在岳阳楼下,他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瀚、壮阔无垠的洞庭湖,想到自己晚年漂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登岳阳楼》。

由于生活困难,杜甫不但不能北归,还被迫南行,如岳阳到沙长,又由沙长到衡阳,最后再次折回长沙。两年后,由于耒阳涨水,杜甫又逃往衡阳,原本打算投靠自己的舅父,但当杜甫走到耒阳时,遇江水暴涨,只好停泊方田。

15天没有吃到东西,杜甫原本一心想要北归,但最终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时年五十九岁。如果杜甫知道后来他和李白被后人合称为“李杜”,想必可以弥补他一生受伤的心灵。

——“杜甫:李白我爱你。李白:不及汪伦送我情”

——“毕竟汪伦是榜一大哥,吃喝玩乐一条龙,走的时候还送盘缠。”

——“诗圣是真惨啊,不过也正是因为坎坷的身世才能写出千古绝句吧。”

——“本来觉得李白郁郁不得志挺惨的,结果跟老杜一比,他那生活简直就是神仙日子啊。”

历史上的十大罪人之一#杨国忠#唐朝历史

他是玩弄权术的行家里手,靠着裙带关系飞黄腾达,从一个无赖摇身变为当朝宰相,凭一己之力拖垮了大唐王朝。

如果说后人对杨玉环与唐玄宗的故事有悲伤同情的话,那么对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就只有厌恶痛恨了。

如果没有杨国忠,那么可能就不会有安史之乱。那么事实真的是如此吗?杨国忠要为安史之乱担上主要责任吗?

本期视频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杨国忠的一生。

杨国忠原名杨钊,原是四川一位经常酗酒赌博的无赖,所有的亲戚都十分鄙视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但杨国忠却十分善于钻研,这也让他在日后成功地抱上了大腿,依附在了手中的一个大户人家。

除此之外,杨国忠还有一张王牌,就是一个关系很远,但是地位非常显赫的远房堂妹——当朝贵妃杨玉环。

而朝廷的内斗也给了杨国忠这次和杨家攀上关系的良机。因为当时的宰相李林甫和朝廷官员不和,对待制衡李林甫的官员急需借助炙手可热的杨贵妃,但是苦于无门。

这时身材高大的杨国忠便出现在了官员的视野之中,能说会道的杨国忠被派去长安进贡,顺便和杨家攀上了关系。谁也想不到一个无赖混混竟能从此走上权力的巅峰。

此时杨玉环的兄弟姐妹们都是当朝的新贵,想要送礼巴结的人数不胜数。杨国忠虽然是远房亲戚,但是血缘已经远到快出五服了。

在这种情况下他要如何结交杨家呢?不得不说杨国忠在这方面还有些天分,他把节度使进贡给朝廷的东西全都分给了杨玉环的三个姐姐,其中三姐最得唐玄宗的宠幸,杨国忠就竭力讨好她,把她哄得开开心心。

就这样杨国忠便被引荐给了唐玄宗,由此进入了唐朝的权力中心,可以随意出入禁中。杨国忠知道要在朝中站稳脚跟,只靠裙带关系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他还极力巴结宰相李林甫,甚至还帮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