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2章 事件(2 / 2)

大唐再起 兰彻二世 1164 字 3个月前

红利,如果后面大量的士子入住,那带动经济的能力,就非常强了。

说句实在话,在古代,一百个普通人死了,都不及一个读书人死去来的影响大。

无他,一个普通的读书人,最起码也是个中等之家,寒门出身,他们的家庭本来就影响大,自然而然,让读书人的身价倍增。

像隋唐时期的科举,培养一名读书人,名师费就算了,哪怕最起码的书本费,每年就得耗费数十贯。

而且,这东西,就跟中彩票一样,全国成千上万人,也仅仅每次只有数十人中榜,许多人属于通赔,盈利的算是少数人。

所以,唐朝的孟郊,四十六岁中进士,有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也是如此,唐宋时期的读书人虽然多,但依旧显得稀少,识字率普及最高的,还是明朝。

而,原因为何?

遍布全国的私塾?还是官办的社学?

洪武二年,朱元璋要求全国建立官办学校,中央是国子监,府为府学,州为州学,县为县学,一次性遍布全国的官学超过了两千所,每年在读的读书人,规模达到了三万六千人。

但这,也只是推进罢了。

真正的催化剂,其实是秀才、举人、进士,三级科考制度的产生。

何来?

这让读书盈利率,极大的提升。

如果说,以前是万分之一,秀才试的产生,那就是百分之一。

再不济,还可以文学大昌,可以办私塾,养家活口,脱离劳工阶级。

所以,读书的盈利,其实比经商,务农,工匠,还是高。

朱元璋,才是真正开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

就好比,以前是清华北大毕业才能分配工作,如今本科毕业就能吃上官粮了,怎么不算善政?

有鉴于举人之死这件事,李嘉冬日,也忙活起来,走访高官,安抚读书人,就成了他的秀场。

除此以外,大办社学,也成了他施政的新举措。

不过,县、州、府三学早已经建立,甚至还有专门的学官,这些自然不用他来操心。

他如今准备关注的,乃是县之下的村镇,乡村之学。

吴青提前让射声司调查了一番,汇报道:“以洛阳府为例,偃师县共有七千余户,口三万余人,但私塾却只有三个,就读之学童,不足百人。”

“为何这般少有?”

李嘉颇有些惊讶,秀才举人试都来了,私塾和读书人竟然这样少?不科学啊!

“陛下,各豪大家,都有族学教育子弟,绝不外传,藏书万卷者,竟有十几家,秀才举人,大多出自这些豪大家之中。”

大唐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