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二才问的话宋虹都一一答了,之后便拿出一卷纸来,说是最近做的几篇试帖,让给指点一下。
宋二才顿了一下,接过问道“前两次考试,可有取得好的成绩?”
提到这事,宋虹不自觉地脸红了。
“二叔,说来惭愧,除了中考成绩尚可,这几次都不太理想。”
“不要着急,放宽心态好好准备下一场。”
宋二才安慰了两句,之后两人一起向布庄那边,在路口分道。
回到铺子,宋二才便将那诗帖拿出来看了一遍,相比起之前写的有所长进,可这样的文章想入甲是远远不够的。
提笔蘸墨,晚饭前宋二才便将那几篇试帖批注出来了,这次他没有再写例句,只是指出问题所在。
过了几天,宋虹如约而至,只不过当他看到试帖上的批注,整颗心都凉了。
月底,宋二才进城最后一次向东家那边报账。
这次他没有跟药铺的马车,带了陆保一起进城,租了车,带去两箱绣品。
来到城内,他先去万兴绸庄交货结账,之后才去何府那边。
这回他的账本已经交出去了,所以进去没多久便出来了,领了一个月的工钱,还有一两赏银。
陆保一直在门口等他,两人见面没有急着回去,而是去了车行那边。
绣坊的出产量扩大,以后来来去去少不得进城,而且辞了差事他便要去甘地那边找蚕种,得准备一辆马车才行。
现下的马车可是精贵物件,宋二才在那边转了两圈,最后买了匹刚成年的小母马,连着一个旧车厢,一起花了三十二两银子。
三十二两银,活了这么多年宋二才从没有想过会花出这么大笔巨款。
男人对车这个东西可能天生就有执爱,回镇的路上宋二才也是兴奋异常,而陆保根本舍不得抽那小母驹,要走的时候也就用手轻轻拍它几下。
回到镇上天色已经黑尽,常氏看见丈夫驾回一辆马车也是稀帘得不行,要知道车这种大物件整个河口镇只有那么几辆,大部分都是做生意要用的,就算是富户乡绅家里有车也是了不起的人物。
入夜,宋二才拿着账本找到阿绣。
“这是铺子里这个月的收入账,你看一下。”
从开店时的准备,到这个月的支出收入,宋二才每一笔都记得清楚。
阿绣默了默,最后还是翻开了。
绣坊没有扩张之前的账目没有什么可看的,收入支出也就是那么十两八银,要看的主要是这一批货拿去万兴绸庄的收入跟支出。
相对于之前,绣品的价格在签上契约之后稍有下降,这跟府城那边的定价有关。
东西多了,价格自会有所下调。
自从签了契,府城那边的定价也会报给他们。
不得不说宋二才在生意上有自己的想法跟头脑,供价跟出售价的相互牵动是一个很好的共赢方案,即能保证前方的卖家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发展,也能断绝后方在不了解市场的情况下被压榨。
绣坊扩张差不多十天,交到那边的货有两箱,除去布料成本,以及购制的那辆马车,还盈余四十几两。
这个数目对宋二才跟常氏他们来说不可想象,就算剔除人工成本跟各方面开销,按这势头以后每月一百两银子不是问题,而且万兴绸庄那边还要求加大产出,现在交上去的那些并不够卖。
只要他们愿意还可以再扩大绣房提高产出,赚得更多。
不过这些盈收对阿绣来说还是太少了。
“爹,虽然按目前的账面来看我们的发展势头不错,不过如果不尽快向成衣跟大件物品过渡,府城那边很快就会出现类似的绣品,他们会打出价格战来扰乱行情。”
卓家倒下,一些原来的绣娘跟管事外流,针法多多少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