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有什么问题,孩子们苦一苦,日后就能成为栋梁之材。咱们对人才的奖励和待遇都大幅度的提高。”
朱标兴致勃勃的说道。
“这也是底层人民改变命运的机会。一个国家的政策不可能方方面面都能照顾到,百姓们也需要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的提议也得到了朱元璋的赞同。
“就像后世一样,朝廷提供平台,能不能改变,都在于个人。”
胡惟庸也是持赞成意见。
“那就按这个办法去做吧,我让宣传部门做好宣传的工作。反正咱大明继续发展,日后可能也会走到这样的局面中。”
几人都赞同后,李善长瞬间就想通了。
“果然这个学校就是精英家庭的子女才能进入的。从这方面来看,牛马们真的是断绝了一切上升通道。”
朱元璋看着天幕说道。
“看起来挂着公立的名头,其实无形中就设置了门槛,比如房产,家庭开支等等。这些都不是牛马家庭能承担起的。”
胡惟庸并不认为这是上层刻意为之。但结局却同样无法改变。
“确实如此,整个大环境的同化下,两极悬殊越来越明显。越到最后,底层牛马越是没有出头机会。”
朱元璋也是感叹不已。因为他在担心日后的大明会不会走上这样的道路。
虽然他不知道阶级固化这个词语,但此时他已经看到了这种局面下给国家带来的巨大危害。
天幕继续播放。
“以惠特尼高中的风云人物Kosha为例。”
“她是全校的模范学生,是校队的拉拉队长,但在表面光鲜亮丽的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磨炼和累积。”
“Kosha每天花费在作业上的时间,大约是4个小时,在那之后他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进行阅读和写作,以完成课外研究类的作业。”
“为了备战大学,她每天的阅读量至少在80页之上。”
“在高中最后一年,Kosha除了原本的8门课,还多选了经济学、物理、西班牙语等等。”
“这般辛苦付出的背后,只为在高中毕业后,收到厚厚的、装着新生入学手册的常青藤信封,而不是薄薄的一张退回申请书。”
“所以,与其说鹰酱的教育分为公立、私立两套系统,不如说分为精英与快乐两大层级。”
“穷人家的孩子,大多在快乐中走向堕落、消亡,精英阶层的孩子,则早早的踏上了努力向上攀爬的人生。”
“因此,所谓的快乐教育,仅仅局限于鹰酱下层阶级群体当中。”
“当这些家庭和孩子还在沉湎于轻松快乐的学习时光时,富人家的孩子早已将他们甩开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