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文化溯源(2)(2 / 3)

对西方文化、政治等方面更多的倾向性;相比之下,波斯帝国则与东方世界保持着更为紧密的联系。

后来奥斯曼帝国解体,阿拉伯民族和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民族纷纷独立,众多势力的交织、冲突不断升级,最终酿成了当今中东局势错综复杂且动荡不安的乱局。

印度其实受伊斯兰教影响也很深。

公元1206年,也就是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之时,来自中亚的突厥人和阿富汗人进入印度北部建立了德里苏丹国,从此印度开始了伊斯兰化的进程。

德里苏丹国最终被莫卧儿帝国所终结,但这依然是一个伊斯兰政权,莫卧儿帝国在近代被腐国人所征服。

二战后,英国人在离开之前将印度一分为二,划分依据便是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由此引发了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和教派冲突,给这片土地带来了挖了一个大坑,带来了无数的冲突与混乱。

华夏受伊斯兰教影响最深的地区就是西域(西疆)西域,原本是佛教的影响地区,但随着唐朝在这里的退出和西辽(信奉佛教)被蒙古人所灭,西域和中亚一样开始了伊斯兰化的进程。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不过,由于华夏的核心区距离中西亚过于遥远,所以华夏文明的核心没有受到影响。

如果说伊斯兰教对亚洲三大文明圈的影响是信仰和文化上的,那么蒙古人的空前绝后的征服便是地理和版图上的烙印,

元朝第一次将游牧地区和农耕地区统一在了一个政权之下,这一形式在清朝得到了强化,这一点正是今日多民族的大华夏的由来。

元朝之前,是小华夏;元朝之后,是大华夏。

蒙古人对印度的影响便是莫卧儿帝国,莫卧儿,“Mughal”,就是蒙兀儿,也就是蒙古。突厥化的蒙古人巴布尔在帖木儿帝国灭亡之后进入印度,建立了印度历史上最后一个统一的王朝——莫卧儿帝国。

公元1251年,蒙古人旭烈兀的西征征服了波斯,并建立了伊尔汗国。但伊尔汗国的建立在纷纷扰扰的波斯王朝史上不过是一个匆匆过客,与元朝和莫卧儿帝国分别统一了华夏和印度不同,伊尔汗国不久便四分五裂了,取而代之的是源自中亚的帖木儿帝国。

也就是说,在波斯萨珊王朝之后,波斯历史上再无一个强大的政权能够整合整个波斯文明圈,即使蒙古人也做不到,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波斯的悲剧性结局。

曾经辉煌一时的波斯文明,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荣光,被淹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

自近代起,中东这片广袤而古老的土地便惨遭西方列强铁蹄的践踏与蹂躏,陷入了漫长且黑暗的殖民统治时代。

在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里,西方列强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经济优势,肆意地划分着各自的势力范围和边界。然而,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却从未将当地的民族、宗教以及地理等重要因素纳入考量范畴。

以英法两国为例,当它们在中东地区划定势力范围之后,众多原本完整统一的部落和民族竟遭无情割裂,被迫分散至不同的国度之中。

如此一来,许多国家内部的民族构成变得极为错综复杂,不同民族间的差异与分歧逐渐凸显,并由此引发了连绵不绝的矛盾与激烈冲突。

其中,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国的边界划分更是殖民主义遗毒下的典型恶果。这种极不合理的疆界划定方式,犹如一颗深埋于地下的定时炸弹,为日后该地区的动荡局势悄然埋下了巨大隐患。

以色列建国后,中东地区先后爆发了五次中东战争。这些战争不仅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使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的仇恨和对立加深。

巴以冲突至今仍未得到彻底解决,以色列在巴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