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七曜心经(3 / 4)

着银河系内各种新的变化,引导着星辰、星云等天体开启一段崭新的演化历程,让整个银河系都洋溢着蓬勃的朝气与无尽的可能性,仿佛一场宇宙级别的新生正在悄然上演。

众多文明在地星上绽放光彩,为何只有华夏文明对银河系的变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根源便在于华夏文明对天文领域那巨大的影响力。

华夏文明对银河系产生的这种影响力,全然区别于物理意义上的近代现代天文学所带来的影响,它扎根于精神文化层面的天文之中。

近代现代天文学侧重于通过先进的观测仪器、科学的理论模型以及严谨的数学计算等,去探究天体的物理性质、宇宙的结构、星体的演化等客观事实。比如运用望远镜观测到更遥远的星系,通过光谱分析知晓恒星的成分与温度,依靠相对论等理论去阐释宇宙的时空特性,这一切都是基于实实在在的物理现象和科学实证。

然而华夏文明的天文影响力,是源自人们内心深处对星空的敬畏、向往与想象,是在千百年的历史传承中,将对宇宙星辰的感悟融入到文化、哲学、信仰以及日常生活里所形成的独特力量。

华夏文明自古以来就对天文有着深刻且独到的认知,从三垣四象二十八星宿的精妙划分,到将星辰赋予丰富的人文寓意、神话传说,构建起了一套完整且极具特色的星官体系。

这套体系不仅仅是对星空的简单分类,更蕴含着华夏民族对宇宙规律的深刻洞察、对天地自然的浪漫想象以及深厚的哲学思考。

在漫长的岁月里,华夏文明通过口口相传、典籍记载等方式,将这种对天文的理解不断传承、发展,使其影响力如涟漪般不断扩散,甚至跨越了地星,波及到了更为浩瀚的银河系。

人们仰望星空时,看到的不只是一颗颗闪烁的星辰,更是将其视为神话故事里的角色、诗词歌赋中的意象、占卜预测中的征兆,这种精神文化层面的天文认知,跨越了物质的局限,在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心间流转传承,进而以一种无形却强大的力量,辐射到整个银河系,引导着它朝着契合华夏文明星官体系的方向去转变,让宇宙仿佛也染上了华夏文明那浪漫且深邃的色彩。

夏先衍曾经心神进入的那个精神世界,更是成为了推动银河系这一转变的核心力量所在。那个世界有着独特的精神能量,当它与物质世界逐渐融合之时,就如同为这个原本物质能量略显贫瘠的星系注入了一股强大的生机之力。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原本相对匮乏的物质能量开始不断汇聚、丰富起来,就像干涸的土地迎来了充沛的水源,焕发出新的活力。

银河系的变化影响最大的就是太阳系的地星,各国的研究人员也已经发现了这一转变。

地星那原本脆弱且修复缓慢的生态竟然以倍数级别的速度开始增强。曾经遭受严重污染、寸草不生的土地,如今正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生态的自我净化能力正在加强。

夏先衍捧着《七曜心经》逐字逐句、认认真真地从头翻阅到尾。随着阅读的深入,他心中的谜团渐渐解开,终于明白为何自己体内紫府中的太阳星与太阴星始终无法发生变化。原来,问题的关键在于缺少了最为核心的阴阳法则。

想到此处,夏先衍不禁心潮澎湃,跃跃欲试起来,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各种关于修行阴阳法则的可能性。

就在他准备付诸实践的时候,一直默默关注着他的华夏守护之灵突然出声制止道:“先别急着在这里尝试,此地的灵气太过稀薄,根本不足以支撑你修行时的消耗。若是真想一试身手,等有时间去灵源之地再做打算吧。”

听到这番话,夏先衍先是一愣,随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道:“对灵气的消耗非常大啊,看来修成阴阳法则是有一定门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