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几天,学校又组织把大家送到荆钟磷矿参观。大家去了才知道,它的真名叫“荆襄磷矿”,因为它在荆门钟祥这里,所以就被人说成了荆钟磷矿,是1958年国家投资建设的。
关兴心里很清楚,生产队的社员是很不相信磷肥的,他们认为磷肥就是石头磨成的,除了闻起来有点尿骚味外,用了它也没有感到庄稼长得快。即使是农业技术员反复说,磷肥就是作为底肥用的,他可以是土壤好,果实饱满,味道好,但是生产队的队长还是宁愿相信尿素,最差也要用碳铵化肥。所以,松河县的碳铵化肥好卖,而磷肥却要强制性搭送,生产队才能接受。
于是,在参观过程中,关兴就向介绍人详细询问磷矿的效益怎样?是不是公社、大队都能踊跃的购买他们的磷肥?
接待的人说:“开始那些年,公社干部和生产队社员确实对他们的磷肥不感冒,后来经过农业部门的宣传和推广,现在有了很好的效果了。”又说,“磷肥对于稻谷、棉花的施用效果确实是不很明显,但是对于瓜果,特别是果树效果是很见效的,用了它果实的口感就是不同。”
关兴听了觉得应该是这样的,不然的话国家还要花这么大的投资来专门建厂生产呢?
两个地方参观结束,也就标志着关兴他们今年在校学习的时间结束了。临近放春节假了,老师又请来了省革委会主管教育的领导来给他们学员做了一次报告,领导在报告中要求他们带着学到的理论知识,回到各自的岗位去,一边理解一边实践,一定要做到学以致用,让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出大的作用。
领导报告结束后,老师又要关兴代表学员发了言。关兴说:“在不到半年的学习中,我们学员充实了理论知识,在参观过程中,扩大了自己的眼界,真正感受到要当革命事业接班人需要努力学习,才能担当起历史的重任。请领导、老师放心,我们回去后一定会按照领导和老师的要求,做好学习实践的,保证明年再回学校时候,大家都能成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好学员。”
领导和老师、学员听了都深信不疑,为关兴的讲话鼓起掌来。晚上大家在一起进餐以后,就准备回去过春节了。
人民公社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