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咎由自取(3 / 3)

另外,国家动荡不安的根源也不在此处,而应当归咎于始皇自己。”“坦率来说一句不忠之言。”“国家动荡的根本,源于始皇自身的治理方式。”“换句话说。”“目前的大秦制度是问题所在。”“商鞅推行的一系列法律条令适于战争年代,如今四海归一,再使用同样的法则确实过严,甚至可以说是暴虐。”“民心渴望安定。”“天下人都不喜欢战争。”“若非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谁愿意整天刀口舔血呢?”“太守大人将一切归咎于通武侯,这样的态度显然是舍本逐末。”嬴政眼神冷漠地看着秦长青,质问道:“你觉得是始皇错了?”秦长青轻轻点了点头。“没错。”“我也一直认为秦始皇是千载难逢的好皇帝。”“然而,他也是一位普通人。”“凡人为人都有可能犯错,秦皇也不例外。”“太守所言极是——官场并不缺奉承阿谀之辈,但却缺少敢言真谏之士。”“问题是,真正敢于直言的人能有多少?”“正如常言所说,上司所喜好之处必定有下属效仿,如果上意不合,真能有多少刚烈直臣被晋升入朝堂?又有几人能直接向皇帝谏言,并被采纳呢?”“陛下肩负决策重任。”“一旦国家出现混乱,最高领导需要承担最大的责任。而不可理直气壮地将其推向他人。如确实是属下无能力或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那么自然是下面的责任;倘若不全是,那就必须领导要担起来。”“昔日李信伐楚失败,秦皇也将责任归于自身。”“然而如今太守您却要将其归结于一位病人,这确实让人难以理解。不知道是您的想法亦或是朝廷的意思或甚至是皇上的旨意,但无论如何此行为都是不当的做法。”“我眼中一直尊敬您是一位外表冰冷,实则心中有百姓的仁爱官员,但现今看来您却是一位让人失望透顶的人。”“关于救治通武侯的办法……”

“没有!”“如果太守硬是要,我只能说试试举办一些喜庆的事看看是否能够改观。”“至于效果如何?这就看命了。”“我的话有点胡搅蛮缠。”“唐突!”秦长青恭恭敬敬地朝嬴政作了一个大礼。嬴政脸色极其铁青,心中充满怒气。他高高地抬起手似乎恨不得打下去,却又看到那孩子坚定的眼神,到底还是下不去手。他最终只是愤然甩袖离开。

走到院外后,嬴政停下了脚步。

一边走,他一边说道:“你说的无非就是想要始皇认错。”

“然而这个错误始皇是不可能接受的!”

当年韩非子云,“表疏易辨、泄露秘密,不能保持威仪而让群臣之议尽为臣知,如此者可灭也!”

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