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吴三桂的名字。
换做从前,但凡自己觉得吴三桂有反心,早就一纸诏书,让他自尽。
但现在,真的知道吴三桂反了,崇祯反而有些释然。
崇祯从天幕学到了多少知识,不太好说。
但他学了一点:要团结可以团结的大多数,才有胜利的希望。
中兴大明,当个世祖或者中祖,崇祯不敢想。
但把女真挡在关外,甚至剿灭,崇祯还是敢想一想的。
甚至有生之年,即便打不了红毛蛮夷,但收拾一下倭国,崇祯偶尔还是敢想一下的。
【三个月之后,李自成兵败西安,自降为闯王。
壬午年十月,大明第一猛人孙传庭复活,在郏县大败李自成。】
“孙传庭败了?”
“他怎么能……”
崇祯顿了顿,或许是朕的缘故导致他大败吧。
人贵有自知之明,以前或许还可以自欺欺人。
但被天幕警示,崇祯也明白了自己的缺点:刚愎自用、没有主见。
还有些自大和痴傻,被文臣骗的团团转。
崇祯盯着字幕,喃喃自语道:
“大明第一猛人,是称述还是反讽?”
崇祯思考之间,弹幕划过。
『确实猛,不亚于卢象升。』
『两个人的结局也相似,死于崇祯的不信任,死于明朝官员的内斗,死于没钱没粮。』
“是朕错了。”
“大伴,你说他们知道历史后,还……”
崇祯有些哽咽,自己怕是人心尽失,他们还愿意帮朕吗?
继续阅读
但王承恩却斩钉截铁的说道:“会!”
“???”
崇祯望过去,见王承恩眼光有些躲闪,轻声说道:“但说无妨,朕恕你无罪。”
“皇爷……历史上您不信任他们,没给什么钱粮,甚至还有其他官员掣肘,他们都为国战死。”
“现在您已经改变了,想必他们……”
王承恩没有接着说下去。
闻言,崇祯一时不知该笑还是该哭。
大明不缺忠臣,恰恰是朕这皇帝一般,很一般,才导致大明之亡。
【壬午年,投降明朝的降将洪承畴领十三万兵马出山海关作战。
闯王遭到埋伏,大败而归。
丙子年,高迎祥复活,接过闯王之位。
四月,皇太极率领残部退守盛京,改国号为后金。
乙亥年,在李自成的倡议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起义军一起为大明崇祯皇帝修祖坟。
己巳年,皇太极奋力一搏,以“反明复清”为口号,率领大军冲破山海关。
清军兵逼北京的关键时刻,袁崇焕在北京菜市口复活了,将清军撵出山海关。】
大明,崇祯八年。
“祖陵……”
崇祯帝默然,在天幕出现之前,自己就知晓乱兵快逼进凤阳了,但当时自己……
当起义军逼近河南之时,兵部尚书吕维祺上奏崇祯皇帝,叛军可能攻打凤阳,请求早作准备。
但崇祯帝只是发了一道敕令,命令凤阳巡抚杨一鹏在关键地点驻军防守。
“现在下诏,恐怕是来不及了……”
“皇爷,他们若是挖了祖陵,将来再无回旋余地。”
皇帝的祖陵都被挖了,难道还能赦免他们吗?
“挖就挖吧,朕原谅他们。”
闻言,王承恩和伺候的宫人们都愣在原地。
崇祯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奇怪,原本的历史线上他就选择了原谅,那时是因为内忧外患,打不过,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