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古人反应(2 / 3)

杀!”

“秦有秦法,应以法治罪,而非君王一言!”

踉踉跄跄拿着太阿剑往城内走去的李斯,听见扶苏之言,脚步不由的慢了几分,刹那间泪流满面。

没想到,居然是我以为最不和法家各派的人,却是法家梦寐以求的君主。

“李斯,回来吧。”

始皇问扶苏:“既然你说用秦法治罪,那朕就让你去审,可有问题?”

扶苏重重的点点头,而后躬身行礼。

随即,又向王翦道歉。

“事发突然,伤了老将军的身体,是扶苏之过,改日,扶苏登门谢罪。”

王翦看了看扶苏,又看了看虎口的牙印,笑着说道:“太子言重了。”

“这事兴许以后会成为一桩美谈。”

闻言,武将皆是笑而不语。

大汉,长安。

刘邦在身上擦拭着手上的油腻,感叹道:“不知何日再能吃狗肉?”

“陛下,你要想吃,我每天都来给您做。”

“堂堂武将,怎么能来给乃公做厨子?”

刘邦笑骂一声。

刘邦喜食肉,但除了大活动,如祭祀天地、祭祀太庙、国家庆典之类等等,很少吃牛肉,多食猪肉和羊肉,偶食狗肉。

猪肉、羊肉,骚。

有个儒生劝谏刘邦:猪肉是下贱的人才吃的,皇帝吃这些不合礼法。

后来,刘邦给了这个儒生一个铁饭碗:终身养猪。

刘邦被儒生劝谏之后的心情,与现在如出一辙。

“你不想当太子?”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阿父,是的。”

“你想让给你四弟?”

“阿父,是的。”

“你可知朕为什么要换太子?”

闻言,刘盈摇头,韩信与樊哙行礼就要告退。

“都听着,朕没什么不能让人听的。”

闻言,二人又捂住耳朵。

“都撒开,否则乃公不介意用你们的耳朵下酒!”

“因为你太仁善了。”

“阿父,仁善不好吗?”

“仁善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是优点,唯独在皇帝的身上是缺点,朕问你:你的仁善分人吗?”

“阿父,不能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不能叫仁善,只能叫伪善。”

“这就是你作为太子,所让朕不能满意的,皇帝可以仁善,但需要分情况、分人物、分时间。”

“阿父,儿臣不懂。”

“不懂,朕就教教你。”

“汉家初立,外有匈奴为患,内有藩王、勋贵、外戚。”

“你对所有人的仁善,恰恰是对所有人的不仁善,是对天下万民的不仁善。”

“这个不抓,那个不杀,他们就会对你感恩戴德吗?”

“不,并不会,他们只会得寸进尺,而后重演秦末乱世!”

“朕想换太子的时候,如果你串联勋贵逼朕不敢换太子,朕不仅不会生气,反而会欣喜。”

“即便你将如意杀了,提着刀逼朕退位,朕更是会为你喝彩。”

“可你都没有。”

“即便在天幕出现后,知道未来是你四弟继位,你可以毒杀他,甚至你可以哭哭啼啼的和朕请求,将他发配边疆。”

“可你偏偏都没有!”

“你在做什么?”

“大汉太子,跪在朕的面前,请朕将你的太子之位,让给别人!”

“盈儿,朕对你很失望!”

“儿臣是想父皇与母后如当初一般,和睦相爱。”

“你若真是为了你母后好,你现在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