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整器胎质致密,釉色青黄晶莹滋润!
绝对精品中的精品!
看够了,执壶放回被子上,再由农馆长小心放回展柜,用鱼线加固。
都不用张楠再说什么,农馆长将同展柜的那件荷叶盏托通也取了出来,放在棉被上让张楠看个够。
这件器物高66公分,口径118公分,底径66公分。为唐时茶具,由盏与托组成盏为敞口五缺荷花形,弧腹压印五棱,圈足。
托似一叶舒展的荷叶,四边微微卷起,浅腹,圈足。
盏托相合,全器宛若出土荷叶托着朵盛开的荷花,胎质细密,釉色莹润欲滴,为越窑秘色瓷中珍品!
在张楠眼里,如果单从瓷器本身的烧制质量看,比那件执壶还要高一个档次!
等两样东西都看完放回后,张楠大发感慨“农馆长,可惜呀,这么好的东西就只能看看。”
“别!咱可是说好的。再说在国外你别说弄不到秘色瓷,别惦记我们这的这两件,一级文物,你想都别想。”
“哈哈,说说而已。目前我还在外边还真没见有秘色瓷拍卖,有我一定去看,不过估计比不了你们这两件。
如今有些博物馆里的秘色瓷器压根就是在吹牛,外边拍卖的挂羊头卖狗肉的更多,这两件才是真品!”
一番吹捧,倒也是实话。
展览馆的人也当然喜欢听——谁都希望自己馆里的展品是第一流的。
这里越窑瓷很多,从东汉开始生产越窑的最早期产品,经三国、两晋、南朝、唐,一直到宋,延续千余年的代表物都有创造、成熟、发展、繁荣和衰落,这几个越窑瓷器历史大的段落在展厅里都能清楚的看到。
农馆长也是一路介绍——这会展厅里就他们,管理员小王干脆把大门给关了。
张楠老喜欢进博物馆,作为藏家要一生学习,而博物馆内就是最好的学习场所之一。
外行看热闹,而有农馆长这位真正的专家详细介绍、有问必答,别说阿廖沙这几个外行,连张楠这个行家也受益匪浅。
比如越窑断代,抛去出土的墓葬年代不论,农馆长就能从器物本身判断出来,而这一点张楠就算当过土夫子、收藏家,这水平也是比不上农馆长的。
“农馆长,你对金文有没有研究?”
这个展厅看得差不多了,私下里张楠问农博升。
“还行,常见的都认识。怎么,你有器物铭文要辨认?随时都可以。”
农馆长很直率,不过张楠可就要遮遮掩掩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