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因果关系(1 / 2)

宣帝看着跪下的元昭,却没有想象中的怒气,只是让她起来,

“朕不过随口玩笑罢了,何必紧张?”

元昭抬眸,确认宣帝脸上的确没有怒色,这才重新坐下。

宣帝转头,给她指着矮桌旁的一堆奏折,“你看,哪怕有你皇兄分担,朕每日要批的奏折还是有这么多。”

他叹了口气,“你皇祖父去得早,朕从他手里接过大成的江山已经快四十年,朕这个皇帝当惯了,也不敢懈怠……”

元昭不知道宣帝为何突然和她说这些,但她没多说话,只是静静听着。

“朕自认为这些年来,朕这个皇帝当得还算不错。可近来,却觉得朕年纪越来越大,难免老眼昏花,力不从心。”

元昭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父皇,在她的记忆里,父皇从来都是坚决果断,从不质疑自己的性格。

宣帝叱咤风云一辈子,又处在这至高位置,靠的自然是坚定的自我信念。

但直到元昭回京,在见到怀里的元知知后,听到那些有关未来的预言,宣帝第一次产生了动摇。

之后为了印证元知知的心声,他查抄大臣,一查一个准。

这些日子他心中实在后怕,若是按照原来的轨迹发展下去,那会产生多大的灾祸?

知知说了:国破家亡。

他又不禁思索,这一切的源头在哪?

这段时间他反复推敲,试着去假设。

如果他没有选魏少卿当驸马?

如果他最开始就选了霍衍?

如果……

可若是回到从前再做选择,他也不一定能做出最优的选择。

纠缠在这些因果关系中,宣帝自己近来都有些魔怔了。

他甚至产生了自我怀疑:他这个皇帝,做得真的好吗?

他不知道该找谁来倾诉,这才召了元昭进宫。

元昭隐约明白宣帝的心事,她先召了甘棠进来,“甘棠,把小小姐抱到偏殿。”

宣帝没说话,甘棠接过元知知,郑禄也明白父女俩有话要说,带着甘棠往外走,

“御膳房做了新的糕点,正好端来给四姑娘吃点。”

殿内重归安静,元昭端起矮桌上的茶壶,给宣帝倒了杯热茶。

“父皇,儿臣同您说过,儿臣也是听了知知的心声才知道魏少卿背着儿臣做的那一切的。”

这些事回京后元昭就一一同宣帝讲过。

“当初回京时,父皇说该罚儿臣,儿臣自己也觉得想不通,”她笑了笑,“想不通儿臣怎么就那么蠢?就那么被魏少卿蒙在鼓里,还蒙了十几年……”

“儿臣总想,如果当初没嫁给他会怎么样?如果没和他离开京城会怎么样?如果随时保持警惕事事怀疑会怎么样?”

说到这宣帝看了元昭一眼,父女俩的心路历程一样,只是现在的元昭,已经没有了困惑之色。

她继续缓缓道:“儿臣想了好多好多遍,起初那一个月几乎每日只能睡上一两个时辰。”

那是她最痛苦的时候。

“可后来才发现,再多的如果也没有用。”

她看向宣帝,定定道,“过去的我们在当初的那个时刻,都已经做了当下自己认为最对的选择。”

“那些选择,都是我们经过分析思考后得出来的,我们没有办法预料这些选择会带来的后果。所以选择做了就是做了,结局是好是坏,都需要我们全盘接受。”

“哪怕是最坏的结果,也需要去承担。”

她语气清淡,却是让宣帝心中震动。

宣帝抿了口茶,声音有些晦涩问,“昭昭,你怪父皇吗?”

元昭一愣,知晓宣帝说的是什么,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