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连黑山村都没有走出过半步。
后来跟着娘亲从扬州到京城,过上了安安稳稳的生活。
那时候他最喜欢的,就是听沈云舟给他讲自己四处云游的故事。
后来又听外舅公讲书,讲到天涯四方各有风景。
他一直不能想象,那些不同的景色究竟是什么样的。
但此次这一路上走南闯北,从京城到西北。
起先是宽阔的平原,再翻过几座山,往西会经过荒地,甚至还要行走在沙漠边缘。
路途漫长,但景色的不断变化让元祁玉每日都很高兴。
每天醒来都会面对新的风景,这样的感觉让他很满足。
所以这些日子他总在想,自己以后做什么才能像现在这样呢?
周山的出现给了他新的启发。
或许他长大了也可以像周山这样?只要做买卖,就可以去很多不同的地方了。
想到这,元祁玉不由得振奋起来。
他很想立刻把这个想法告诉爹爹和娘亲。
但爹爹娘亲还不知在哪,于是乎,他又在这日落脚的城池,寄出了一封信。
信的内容非常简单,只有短短几行字:
老三儿,
安好否?剿匪否?
玉想做生意。
小三儿
他倒也不是征求元恒的意见,纯粹只是想找个合适的人分享一下。
信一如既往是寄到京城的晋王府,寄完信,他很是高兴地走在路上,思考着自己的“生意大计”。
他细细在心底算了算自己还剩下的盘缠。
这一路上他也算省吃俭用,基本没花几个钱。
所以他思考着,要不要现在就进一批货?这样就可以和周山一起卖去西北。
周山告诉过他,在西北那边,最畅销的就是过冬的衣物,当然还有茶叶稻米什么的。
于是他走进了一家布料店,问了问里头布料的价格。
那老板起先看他是个小孩并不放在心上,但元祁玉挺直腰背,眼一转就道,
“我是替人来看的。”
老板打量了一番他,见他衣着料子很不错,心想这约莫是哪家贪玩的小公子。
正好这时也没有客人,老板也就问,
“小公子想看什么?丝绸还是锦缎?”
元祁玉思索了一下,周山卖的是棉布,他要是也卖棉布,岂不是和周山撞了?
都说西北很冷,需要好的衣料过冬,于是他低头看了眼自己的衣裳。
他这衣料就很不错,穿着可保暖了。
于是他张口就问,“我这料子多少?”
老板上前摸了摸他的衣裳,抿了抿唇,这下确定元祁玉就是瞎跑出来玩的有钱人家的公子。
他这料子,可是丝绸中最好的一类料子。
就连京城中最出名的宝裳阁,都不见得会有。
这小公子竟然来他这小店问要多少钱?
偷听心声后,一家炮灰都成了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