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深知水利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却没想到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如此严重的问题。
顾泽之在一旁看到云瑟的神色,轻声说道:“陛下,民间之事,错综复杂,并非朝堂之上所能全然洞悉。如今亲耳听闻,可见改革之必要。”
云瑟微微点头,她意识到必须确保政策的执行能够不偏离初衷,真正惠及百姓。
离开了茶馆之后,云瑟与易渊行至一处码头。码头上,搬运工人们正忙碌地装卸着货物,大汗淋漓。云瑟看到货物中有不少精美的陶器,便与一位老搬运工攀谈起来。
老搬运工擦了擦汗说:“这陶器都是咱本地烧制的,手艺那是没得说,可运往外地的路太难走了,道路崎岖不平,运费又高,好多买家都被这高价给吓跑了。”
沿着码头前行,他们遇到一位船家。
船家忧心忡忡地说:“这江上以前鱼可多了,现在却越来越少。有些大商户为了赚钱,用渔网将大鱼小鱼一网打尽,长此以往,这江里怕是要没鱼了。而且江水也不如以前清澈。”
又遇到了一个卖花郎,他怯生生地说道:“您或许不知,咱这城里的男子,想做些营生极为不易,稍有姿色的,便被富贵人家觊觎,家中妻姐为保平安,只能把我们藏于深闺。男子若能有一技之长,便可自立,可现下却难有这样的机会。”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云瑟看看身边的易渊和顾泽之,若有所思。
………………
云瑟端坐在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上,众大臣位列两旁,气氛凝重而压抑。
云瑟目光威严地扫视全场,缓缓开口:“朕此次微服出巡,所见所闻,深感民间疾苦与诸多弊病。朕决意推行改革,众爱卿可畅所欲言。”
一位老臣率先出列,恭敬却又略带疑虑地说道:“陛下,改革兹事体大,关乎祖宗成法与各方利益,还望陛下三思。例如赋税之事,虽有百姓诉苦,然一旦轻减,国库收入锐减,恐难以支撑国家诸多用度。”
云瑟微微皱眉,沉声道:“孤知赋税关乎国本,但如今百姓负担过重,民不聊生,谈何国家兴盛?可差专人细查税赋条目,剔除不合理之项,同时鼓励农商,开源节流,以补库缺。”
大司农许翎道:“臣领命。”
顾泽之看了看云瑟,出列道:“臣以为,兴修水利,灌溉无忧,修建道路,沟通四方,亦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这时,负责水利的大司空顾遥战战兢兢地说:“陛下,兴修水利耗费巨大,且工程繁杂,若强行推进,臣恐难见成效。”
云瑟冷哼一声:“水利乃民生之基,关乎农事丰歉与百姓生死。此后当严选监工官员,加重贪腐惩处之刑,另设专款专用之制,确保银钱皆用于工程,不得有丝毫克扣。”
许翎进言:“陛下,修路架桥亦需大量人力物力,且各地地理环境复杂,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云瑟沉思片刻,道:“可招募民夫,以工代赈,既解决劳工生计,又能推进工程。至于地理难题,着令工部与地方能工巧匠共商良策,务必规划出可行之路径。”
谈及男子教育与权益之事,礼部面露难色:“陛下,男子抛头露面有违礼教,且从未有此先例,恐遭天下人非议。”
云瑟笑了笑:“礼教亦当与时俱进,男子有才,于家于国皆有益处。可先于京城试点兴办男学,令地方依实际情形逐步推行,朕意已决,不必再议。”
诸大臣见云瑟决心已定,虽仍有担忧,但也纷纷表示领命。
云瑟望着殿下众人,深知改革之路漫漫,然而为了云国的富强,为了祖宗的基业,她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推动下去。
一不小心穿成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