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山上有事,特来看看,或许我能帮大家出出主意。”矿工们狐疑地看着他,但长期被压迫的处境让他们对任何可能的转机都抱有一丝希望,于是渐渐安静下来,听他说话。
顾泽之转向那名监工,问道:“为何会闹到如此地步?”监工颤抖着声音回答:“大人有所不知,朝廷下了死命令,要提高铁矿产量,我们也是被逼无奈,只能让矿工们日夜劳作,这才引发了他们的不满。”矿工们听闻,顿时又群情激愤起来,纷纷诉说着监工们平日里的恶行:克扣工钱、随意打骂、不顾安全隐患强迫下矿……顾泽之心中暗叹,这矛盾并非一日之寒,要化解绝非易事。
安抚好矿工们后,顾泽之继续向矿洞方向走去。一路上,他仔细观察着矿山的开采情况,心中渐渐有了主意。
他深知,若要真正解决问题,既要让矿工们得到合理的待遇和保障,也要确保铁矿的开采能够顺利进行,满足朝廷的需求,而这两者之间的平衡,需要他巧妙地周旋与谋划……
顾泽之深入矿洞查看,发现洞中的开采方式极为粗放,许多地方甚至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矿工们在这样的环境下劳作,生命随时受到威胁,这无疑是矛盾激化的重要根源。
洞壁上的矿石脉络杂乱无章地交错着,支撑的木柱也因年久失修而摇摇欲坠。
顾泽之命亲随找来几位经验丰富的矿工,虚心向他们请教更合理的开采方法,矿工们见他态度诚恳,便纷纷出言献策,从通风口的设置到挖掘的角度,都提出了实用的建议。
离开矿洞后,顾泽之又去矿工们的居住之处查看。那是一片破败的茅屋,寒风从四处灌进屋内,屋内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生活用品,破旧的被褥、简易的炊具,尽显生活的困苦。
看到此番情景,顾泽之的心中满是酸涩,也更加坚定了他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决心。
他将监工和矿工代表召集到一处较为开阔的场地,说道:“我知晓诸位皆有难处,矿工兄弟们为了生计辛苦劳作,却未得到应有的回报和保障;监工们也有产量压力,行事鲁莽了些。但如今矿山停摆,于大家都无益处。
我提议,我们重新规划开采事宜,改进方法,提高效率,同时改善矿工的待遇和工作条件,如此方能恢复和平与秩序。”
监工们面面相觑,虽心有不甘,但也知道眼下形势危急,唯有妥协才有转机。矿工们则交头接耳,眼中既有怀疑也有一丝期待。
安抚完了矿工,接下来要去寻找山中劫匪的踪迹。
顾泽之又带着亲随,一路沿着运矿车的辙印仔细勘察,山间的小道崎岖不平,他的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思忖:这一路的痕迹如此凌乱,究竟是何人所为?
行至一处隐蔽的山谷,只见地上一片狼藉,破碎的木箱散落一地,运矿车歪倒在一旁,车上的矿石早已不见踪影,唯有车轮下的血迹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刺目。
“大人,看来此处经历过一场激烈的打斗。”亲随低声说道。
顾泽之面色凝重,蹲下身子仔细查看地上的痕迹,“这些脚印杂乱无章,显然不是普通劫匪所为,而且从这遗留的武器碎片来看,他们装备精良,绝非一般山贼能及。”他的心里越发不安,深知此事棘手程度远超想象。
继续深入调查后,顾泽之发现了一些囚犯特有的标记,心中恍然大悟,暗自想到:这定是逃窜的囚犯在作祟,他们打劫了运矿车,获取了物资和武器,而后与矿山内的矿工相互勾结,才使得这暴乱屡禁不止。
如此下去,铁矿开采停滞,影响军备制造和稳定。
回到营地,顾泽之随即召来了林南,眼神坚定地说道:“如今局势危急,若再与这些暴乱分子谈判周旋,只怕是养虎为患。他们既狠辣,又熟悉矿山地形,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