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借着帮温仁厚对付漕帮,而使温仁厚感激她,继而与千叶门众人结为朋友。千叶门众人看重朋友意气,与她成了朋友之后,就会全力帮她寻找张耀龙。”
却听李翠微说道“只恨我武艺低微,心余而力不足,我自问没法打败漕帮帮众来为温仁厚出气。因此上,没那能耐使他们对我心存感激,跟他们之间,也就谈不上朋友意气。所以,等这事完了后,我们不得不以钱财请他们帮忙找人。而你也知道,以钱财相请,他们不会出全力的。什么时候能找到,那就难说得很了,我就是为这事叹气。”
李翠微缓了缓。又道“萧公子,我真羡慕你有这样一身好功夫。”
萧爻道“功夫好也不见得是件好事,像冷姑娘的师傅独孤前辈,就是因为炼了武功,而又想做天下无敌,最终害得自己终生无友,到了晚年才后悔不迭。”
李翠微道“你跟独孤前辈完全不一样的,你不但武功好,人品也十分优异。萧公子,你是我见过的人当中,唯一一个武功高强而从不以武恃强之人。”
萧爻虽然心性禅定,对名声看得极淡,极少去在意别人的评价。但听她夸赞自己人品优异,武功高强,而又从不恃强凌弱。忽然觉得这些品性自己似乎都兼而有之,既感到惊讶,心底暗暗涌现一股喜悦不尽之情。
萧爻向来不善伪装,心里喜悦之时,脸上便不自觉地露出了笑容。
李翠微见萧爻的脸上颇显陶醉之色,虽是在夸他,却也受到了他的感染,不禁哑然一笑。
李翠微收起了笑容。道“上次在牧野上遇着你时,我们与唐门中人正在撕斗。你那时还不会武功,你却要做和事佬,劝说我们放下兵戈,握手言合。后来在法相寺外,我与朱师弟再次遭遇唐门,唐门人多,我们人少。你不顾安危,挺身而出,与唐门弟子周旋。但你只是打散他们,却从不伤人性命。眼下,我们将与漕帮对战,你又想做和事佬。”
萧爻极少回思自己的经历,此刻静静地听着,李翠微所说的这几段故事复又在脑海里一晃而过。萧爻道“武功争斗,动辄伤人性命,非同儿戏。李姑娘,我只是觉得某些事情若非一定要武力才能解决,如果可以商量得通的,就不必动武。因此,每次遇到你们与唐门弟子武斗之时,我都设法调和,我并非打一开始就要做这和事佬,不过是事有巧合罢。只是我人微言轻,说出的话别人未必就肯听信。”
萧爻想起了每次劝架的经历,觉得那句‘仇恨只能增加仇恨’的话,一直都很有道理。但不知为什么,没人与自己想法一致。这些日子以来,所遇到的人当中,催命婆婆也好,洛天舒也好,漕帮帮众也好,甚至就是纪诗嫣,这些人无不以结仇厮杀为快。自己所秉持的消除仇恨的看法,与他们的观点相隔竟是如此之远。
李翠微道“萧公子,就算你没有做和事佬的心思。但你却总是在为他人着想,常常落下了自己的事。”
萧爻听了这话,便省起寻找大仇人的事来。觉得寻找大仇人报仇这事势在必行,不论如何艰难,都将继续下去。但大丈夫处世,不该只为一己之私而奋斗。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等慷慨侠烈之举,绝不可因个人私事而废弃。
萧爻昂然说道“李姑娘,在下的事并没有或忘。大丈夫急人所难,又分什么先后?”萧爻这几句话说得铿锵有力,他的脸颊微微鼓起,一股慷慨凛然的男儿气概瞬间涌现他的脸上。
李翠微听得萧爻这些慷慨激昂的话,心下仰慕不已。心道“萧公子性情和悦,但他心底下的那份豪侠气质却始终难以隐藏。终有一天,他那满腔热血必定会被激发出来。”
李翠微心下赞叹一番,忽然才发觉为了寻找张耀龙,殚精竭虑,竟自深陷其中。心里面再不能移思他事,渐渐地觉得除了寻找张耀龙之外,这世上的事全都与自己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