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爻心道“我就在你们头顶上,你这借刀杀人之计,妄想能得逞。”
纪诗嫣嗯的一声。道“借皇太极的手杀他,确实是好办法。”
柳生石雄道“师妹,只要那小贼一死,中原便没人能抵挡我们。我们统一中原后,可与皇太极南北呼应,皇太极从北方攻进,我们调集人手,从南往北进攻。中原大明腹背受敌,撑持不到三个月,便即举手投降。打下中原,我们与皇太极划地而治。黄河以北给他,我们却只要江南。师妹,你从小喜欢中原江南的风物,只要我们打下了大明,江南就是我们的,你想要什么你就拿什么。”
萧爻心中一惊,暗想“这王八蛋打的好如意算盘,皇太极已令大明头疼不已。倘若柳生父子策动扶桑武士再扰南方。南北夹击,大明如何抵抗得住?我纵然粉身碎骨,也不能让他们的奸谋得逞。”
却听纪诗嫣说道“师兄,这是师傅的计策吗?怎地从来没告诉过我?”
柳生石雄刚才得意忘形,不想竟透露出这个大秘密。听纪诗嫣问起,暗怪自己不够谨慎。
纪诗嫣又道“到了这个时候,师傅还拿我当外人,连这种大事也不跟我说一声。”
柳生石雄道“师妹,你想到哪里去了?父亲怎会当你是外人呢?只是他老人家这阵子比较忙,既要跟皇太极商议联手出兵之事,又要忙于调集扶桑兵马,这才没空跟你说的。我自然更不会当你是外人,这也是一直不停地奔波走动,难得像今天这样闲下来细聊。”
萧爻心道“原来是柳生十二郎出的毒计。连纪诗嫣姑娘也被瞒住了。我先前怪她也学得歹毒起来,这可错怪了她。”
纪诗嫣并没说话。柳生石雄见她不悦,忙岔开话题。问道“师妹,你姑姑她老人家这会子在哪里呢?我可有好久没给她老人家请安了。这次折了手腕,更要当面求她医治。”
萧爻也正想知道那位纪前辈的下落,凝神听着。
只听纪诗嫣道“她多半是在辽东。”
柳生石雄道“这次来到中原后,她常常神龙见首不见尾,不跟我们在一起,真不知道她在搞什么?中原人狡诈,就怕她会吃亏。你最近跟她联络过吗?”
纪诗嫣道“我很久没看她了,她的事我也不太清楚。”
柳生石雄道“那倒不要紧。我记得你说过你喜欢宋词,我特地弄来一本。”柳生石雄从腰间摸出一本浅色册子,书本暗黄,较为陈旧。
纪诗嫣道“师兄费心了,中原的唐诗宋词很了不起。我小时候听姑姑念过,深受感动,不过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萧爻听得这话,不禁暗想“纪姑娘的姑姑能背得唐诗,那她必定不是扶桑人了?这么说,纪姑娘也不会是扶桑人。她们若都是中土人氏,为何会跟柳生家族的人混在一起呢?听纪姑娘的口气,她像是自小在扶桑长大,她为什么会去扶桑呢?”
萧爻晃眼看去,只见是一本线订的书册。柳生石雄正要递给纪诗嫣,蜂须贺小六却一把抢下。道“我看看写的是什么?”
蜂须贺小六翻开书册。只听他念道“东南形盛,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说的什么鬼?”
柳生石雄道“你不懂就别乱抢。”
纪诗嫣道“给我看看。”接过书册。翻开念道“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蜂须贺小六问道“十万人家?哪里有十万人家?”
柳生石雄道“别打岔。”
纪诗嫣道“这是柳永写的观海潮,海潮是钱塘江大潮。我听姑姑说过,她以前去看过。”
纪诗嫣接着念道“云树绕低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钱塘江大潮起潮的时候,看上去白茫茫的一片潮水,那情景正是云树绕沙,浪卷霜雪,无涯无际。”
蜂须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