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六章治国之道(2 / 3)

系。

这个林泉曾经和六皇子说过,这一次将一些刺耳的话给舍去,而且他先赞扬了圣人。

他说若是明君在位,那么足以看见百官的不是,能过杀一人而劝百人。大臣们自然畏惧圣人之威,而尽心尽力。若是暴君在上,就算上了良策,但是暴君不听,那么也是没有用的。

因此林泉说圣人乃是天下关键,治乱就在圣人身上。

林泉这虽然是拍马屁,但也是一种劝谏,希望圣人能够明白自己的责任,不要认为众正盈朝,自己就可以垂拱而天下治。

林泉进而说,要天下安定,首先圣人要先诚心正意,这自古以来没有身正影歪,上治下乱的。

圣人听了之后,对着林泉说“古人云,言语者,君子之枢机。一般人若是有不善之言,那么其他人就会记下来,然后寻找合适的机会羞辱他。朕贵为万乘之主,言语自然应当不要有所失。”

林泉一愣,心想自己本来想要告诉圣人要诚正那一套,这圣人怎么想到道家阴柔自守之术去了。林泉自然不好劝谏,只好对圣人说“圣人英明,圣人应该多思,若是此言,是否对百姓有益。若是无益,自当不应该多言。”

林泉想了想,继续说“圣人若是一言不当,则千载之间,也会连累圣人之德,不止是损于百姓。”

林泉为了把圣人给引到正题上来,继续说,古人说君王乃是器,百姓是水,方圆在器不在水。这明君的百姓和暴君的百姓没有什么区别。

魏哀帝率天下以暴,所以百姓从暴。高皇帝率天下从仁,于是天下百姓从仁。

林泉最后的补充,深的圣人之心,圣人让人给林泉递上一杯茶,林泉谢过之后,然后林泉又说,除了言语之外,还有爱好吗,像是美味佳肴这样,既妨碍政事,又扰生民。

林泉这是有感而发,这虞朝以勋贵治国,这勋贵之间,骄奢放逸习惯了,别说节俭了,让他们少浪费一点就不可得,林泉自己虽然很享受这些,但是心中明白,这对国家不利,要劝谏。

圣人不置可否,这时候林泉继续说,这君王也会有过错,君王应该面对自己的过错,进行改进。

圣人笑着说“这就是宋文帝的三镜之术吧,朕治天下,常提醒自己。”

林泉也就不再多说这个话题,林泉准备继续的时候,圣人询问说“林泉呀林泉,此论乃是论君臣,而你只是说君,不知道臣在什么地方。”

林泉开始解释说,这流水的清浊,在水源头,君乃是天下的源头,而百官百姓都是水,君若是狡诈,想要臣行直道,正道,那么就好像是源头浑浊,而希望水清一样,是不可能的。

所以聊君臣关系之前,必须要正本清源。

林泉说到这里,对着圣人说“愿圣人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

“哈哈,林泉,这忠臣,良臣,有什么区别呢?”

“良臣自己能身获美名,而君主能够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而忠臣身受刀斧,君获恶名,家国并丧,独有其名。”

圣人听后,笑着说“朕也想要你子孙代代荣华富贵,可是林泉,如今你还不成婚,朕如何封赏你的后人呢?”

林泉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而是告诉圣人,君臣虽然有上下,但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为了天下公道。只有君臣共同切磋,才能成治道。若是圣人认为自己位高于上,凌辱臣下,认为百官不过家奴,百姓不过家畜,那么天下就要乱了。

若是百官认为自己位卑于下,只能阿谀奉承,事事皆说君美,大乱也不远了。

林泉以此为契机,开始批判那些顺臣的的自守之道,他认为那些人看似忠心,实在是在害主,真正的臣道乃是刚正不阿,为民请命。

接下来,林泉说出了六正六邪,圣人听完之后,对林泉说;“朕认为,你乃是贤臣,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