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没有问题,一切准备就绪,马上就可开始的情况后,没有继续打扰他,便离开了。
然后在居住区逛了逛,在陪同的人员介绍下,发现这三千人中职业的分布比前几批广,各种人才都有。
有教书先生、作坊匠人、厨师甚至连杂耍艺人和算命的都有。
这个陪同人员的介绍又让杨松得知一个情报,那就是所有的百姓其实对于这神奇的一切都是知晓的,好像生而知之一样,又好像常识一样。
让杨松感到非常神奇的同时也在感叹系统的神通广大。
但反过来一想,这不是废话吗,不神通广大怎么把他弄到这个世界的,怎么有了面前的一切呢。
这些东西深思其实毫无无意义,反正与杨松他而言是好事就对了。
仔细想想,现在领地其实还是公有制,什么都是杨松的,发行货币后就可以实行私有制了。
还要建立学校,先建立启蒙学校,也就是相当于以前的一到三年级。
还要建立军校、建立工业发展生产力等等这些事,环绕在杨松的脑海中,可是现实是这些都没法实现。
只能一样样的来,不用急,面包是会有的,什么都会有,他在心中这样安慰着自己。
现在最重要的是发展生产力,生产力的三个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
其实这三要素他现在一样都没有,但他一点都不担心,因为他有着神奇的系统。
生产力最明确的体现就是工业能力了。
但是建立一整套的工业体系是何等的困难啊。
他一样样的考虑,感慨着,真的是起步艰难。
他摇了摇头,现在不想其他,先办完眼前的事再说。
命杨忠在领主府邸的东边空地上修建学校,以便学生上课,老师授课有一个地方。
让陪同的人带他去找个老师去询问些事情。
来到一位老师的住所,一番见礼,被这个上了年纪的老师邀请进屋分主次落座后。
杨松坐在上位对着下手的老师问道“先生教的是什么?”
“回主公,老夫会教三字经、千字文,这位会九章算数和阿拉伯数字。”
杨松对着老师惊奇问道“没想到先生还会阿拉伯数字,会不会九九乘法表?”
“回主公,在下会九九乘法表,还会一些几何。”年轻的老师颇有些自傲道。
“很好,先生大才,以后顽童们就辛苦先生了。”杨松礼道。
老师连道不敢,应该的。
接着接连拜访了几位老师,现在就等学校建好,就可开课了。
他拜访完老师后把几个有手艺的匠人召集起来,仔细询问——杨松不想一个个的去找了。
询问得知会造纸的三人、造烟花的一人、晒盐的一人、木匠十人、铁匠五人、石匠六人、裁缝七人、砖瓦匠五人、会雕刻的一人、制陶瓷的两人。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没想到自己手底下还有这么多的人才。
看来可以建立一大批作坊了,杨松非常高兴。
而且一些闲置的建筑可以启用了,比如那个初级兵工厂。
他打算等农忙过后,就在西边城区划出一块地用来建立各种作坊。
这天,就是开始考录的日子,因为考试的时间不长,只有一天,所以考试的地点就在领主府邸里的练武场上进行。
这也是因为来报名考试的人数不多,也只有领主府邸才有这个条件进行考试——只要能识字的人基本上都来了。
从这次考试就可看出,华夏古代的文盲有多少了——来了的人都是有条件去读书的人家了。
一个不大的练武场稀稀拉拉又